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自考難不難
2023-09-29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是2013年8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編寫組。根據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辦公室、社科司和中宣部理論局的相關要求,《中國近代史綱要》教材編寫課題組于2013年1月啟動2013年教材修訂工作。
自考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難不難
自考的難度在成知人教育中是最難的,主要是考試重點無法把握,復習范圍比較大,但只要掌握復習方法,通過是沒有問題。自考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的復習方法:
1、網上下載歷年試卷和考試大綱道,把答案在教材書上找出來。因為自考試題是從題庫中出來的,往往會反復考到,只要把這些題目都背下來,一般及格沒有問題專。
2、根據大綱復習,要求識記和掌握的重點背下來,就可以有好的成績。
3、考試時,要把名詞解釋當簡答題回答,凡是能記住的內容只要卷面屬允許,都寫上去。
4、自考的題目范圍廣,但難度不大,所以要記住的內容比較多。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知識點整理
近代中國的社會性質、主要矛盾和歷史任務
近代中國的社會性質是半殖民地半封建。
主要矛盾是:1.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2.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
歷史任務是:1.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2.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
如何認識近代中國社會的落伍
中國封建社會的基本生產結構是自給經濟,自然經濟占主要地位。這種小農經濟限制生產力的發展,對新的生產方式具有較強的排斥力和抵抗力。中國封建政府還實行重農抑商政策,阻礙了商品經濟的發展。在社會內部,缺乏促使工業迅速發展和社會結構深刻變動的有效機制,造成封建經濟發展的遲滯。
中國封建社會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權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在和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國封建社會的生機和活力。
中國封建社會的社會結構的特點是族權和政權相結合的封建宗法等級制度,保守性日益增強,阻礙了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中國封建社會的文化思想體系以儒家思想為核心,融入佛教、道教和法家思想,實行文化專制統治。
中國封建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結構是社會前進緩慢甚至遲滯,并造成不可克服的周期性政治經濟危機。
18世紀的中國走到了封建社會的末世,危機四伏,而且閉關鎖國,固步自封,而工業革命使許多西方國家迅速強大,因此中國與新興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拉開了很大的差距。近代中國社會因此而落伍了。
中國封建社會的特點:
①在中國封建社會的經濟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經濟占主導的地位;
②中國封建社會政治的基本特征是實行高度中央集權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
③思想特點,儒家思想成為中國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④中國封建社會的社會結構特點是族權與政權相結合的封建宗法等級制度,核心是宗族家長制,突出君權,父權,夫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