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重點整理 常用考點總結
2023-09-02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自學考試考前整理是重中之重,由于自考以自學為主,因此,需要考生整理考試重點,難點,必背考點,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中國近代史綱要自考知識點,供參考。
中國近現代史必背考點
1.太平天國農民戰爭爆發的原因。為支付對列強的巨額賠款,同時也為了彌補財政虧空,清政府加重了賦稅的征收科派。各級官吏在征收錢糧時往往浮收勒扣,橫征暴斂,農民的負擔更為加重。
2.金田起義:1851年1月,洪秀全率領拜上帝教教眾在廣西省桂平縣金田村發動起義,建號太平天國。
3.定都天京:1853年3月,太平軍攻克南京,改名天京,定為太平天國首都。
4.天京事變:1856年9月,發生了天京事變,東王楊秀清、北王韋昌輝先后被殺,翼王石達開率部出走后敗亡。天京事變嚴重地削弱了太平天國的領導和軍事力量,成為太平天國由盛轉衰的分水嶺。
5.《天朝田畝制度》:1853年頒布,是太平天國的綱領性文件和社會改革方案。
6.《資政新篇》:1859年頒布,洪仁玕擬定的帶有資本主義色彩的改革與建設方案。農民階級的階級局限性。
7.洋務派代表:奕是首領,還有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1861年成立的總理各國事務衙門。
8.洋務派舉辦洋務事業的目標:“求強”“求富”。
9.洋務派舉辦洋務軍事工業目的:直接目的是鎮壓國內農民起義,也有借此加強海防、邊防,并乘機發展本集團的政治、經濟、軍事實力的意圖。
10.對洋務派興辦洋務事業的指導思想最先作出比較完整表述的是馮桂芬,后張之洞等概括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11.洋務派舉辦的民用企業:官辦、官督商辦(采用最多的形式)、官商合辦。最重要的官督商辦企業有輪船招商局、開平礦務局、天津電報局和上海機器織布局。性質:基本上屬于資本主義性質的近代企業。
12.洋務運動失敗的標志:中日甲午戰爭中北洋水師的全軍覆沒。
13.洋務運動具有封建性、依賴性、腐朽性。
14.資產階級維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嚴復等。
15.“公車上書”:1895年,康有為等在京趕考的舉人向皇帝上書,要求拒絕與日本議和并變法。
16.宣傳變法理論的文章:康有為《新學偽經考》、《孔子改制考》等著作;梁啟超《變法通義》,譚嗣同寫了《仁學》,嚴復翻譯赫胥黎的《天演論》等。
17.宣傳組織變法的著名“三會三報三學堂”:強學會、南學會、保國會。上海《時務報》(梁啟超任主筆)、天津《國聞報》(嚴復主辦)、湖南的《湘報》。廣州萬木草堂(康有為主持),長沙時務學堂(梁啟超任中文總教習),他們還向光緒皇帝建議設立京師大學堂。
18.維新派與守舊派辯論的問題及其實質:要不要變法,要不要實行君主立憲,要不要廢八股、改科舉和興學堂。實質是資產階級思想與封建主義思想在中國的第一次正面交鋒。
19.“百日維新”:1898年6月11日,光緒皇帝頒布《明定國是詔》為開始標志,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發動“戊戌政變”為結束標志。
20.1927年4月,蔣介石在南京建立國民政府;武漢國民政府與南京國民政府合并,史稱寧漢合流。
21.1927年8月1日,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領導的南昌起義是中國共產黨創建軍隊、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漢口秘密召開緊急會議,糾正了陳獨秀的右傾投降主義錯誤,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決定在湘、鄂、贛、粵四省發動秋收起義。9月,毛澤東回到湖南,發動湘贛邊秋收起義。
22.1928年,毛澤東建立的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1928年4月,朱德、陳毅率領部隊來到井岡山與毛澤東領導的部隊會師,成立了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朱德任軍長,毛澤東任黨代表,陳毅任政治部主任。
23.1934年10月紅軍開始長征;935年1月召開的遵義會議成為長征的轉折點;1936年10月紅一方面軍、紅二方面軍、紅四方面軍這三大主力紅軍在甘肅的會寧勝利會師,標志著紅軍長征勝利結束。
24.1931年日本以“柳條湖事件”為借口,發動侵略中國的九一八事變。
25.西安事變的發動者張學良、楊虎城,在中國共產黨的幫助下接受了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主張。1936年12月蔣介石親赴西安強令東北軍,西北軍進攻紅軍。西安事變爆發后中國共產黨主張和平解決,中共派周恩來赴西安談判。和平解決最有利于中華民族。
26.中國抗日戰爭以1931年九一八事變為起點,到1945年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結束,經歷了14年艱難曲折的斗爭。1937年7月7日,日軍制造了盧溝橋事變(七七事變),標志著抗日戰爭全面爆發;12月13日軍攻陷南京,屠殺中國軍民30多萬,南京大屠殺是中外歷史上罕見的。
27.1938年日軍進攻徐州,李宗仁指揮臺兒莊戰役,取得了抗戰以來正面戰場的最大勝利。1940年,彭德懷在華北指揮的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規模最大的戰役。打敗了日軍在華北的氣焰,増強了華北軍民的抗日信心。
28.1945年4-6月,中國共產黨在延安召開了中共七大,大會決定把毛澤東思想確定為全黨的指導思想。1945年8月美國在日本廣島和長崎各投一顆原子彈,蘇聯也對日作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舉行投降簽字儀式,抗日戰爭最終結束。
29.1945年8月28日,毛澤東不顧個人安危和周恩來,王若飛到重慶談判。10月10日國共兩黨簽署了《雙十協定》。
30.1946年6月,國民黨發動全面內戰。1947年,彭德懷指揮西北解放軍采用蘑菇戰術,先后取得了青化砭、羊馬河、蟠龍、沙家店戰役的勝利。粉碎了國民黨軍對陜北的重點進攻。
31.1947年5月,陳毅指揮華東解放軍取得了孟良崮戰役的勝利。擊斃了師長張靈甫,粉碎了國民黨軍對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國民黨重點進攻的解放區是陜北和山東兩個解放區。)
32.1947年夏,劉伯承、鄧小平指揮晉、冀、魯、豫解放軍挺進大別山,揭開了戰略反攻的序幕。
33.1948年9月,東北解放軍在林彪、羅榮桓的領導下,以沈陽為中心,發動了遼沈戰役;在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粟裕、譚震林的指揮下,華東解放軍和中原解放軍以徐州為中心舉行了淮海戰役,共殲滅國民黨軍隊55.5萬,淮海戰役為解放長江以南各省創造了條件;1949年1月聶榮臻指揮了平津戰役,北平和平解放。
34.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軍開始了東起江蘇江陰、西至江西湖口的渡江戰役。4月23日,人民解放軍解放南京,標志著統治中國22年的國民黨政權垮臺。
35.1949年9月政協一屆會議在北平舉行。大會通過的《共同綱領》起著臨時憲法的作用。大會決定以北平為首都,改名為北京;采用公元紀年;以《義勇軍進行曲》為代國歌,以五星紅旗為國旗。
36.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下午3時,在天安門舉行國慶大典,毛澤東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新中國的誕生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
37.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到1953年結束,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涌現出了黃繼光、邱少云,國際主義戰士羅盛教等英雄人物,抗美援朝戰爭的指揮者是彭德懷。
38.1947年中共中央頒布了《中國土地法大綱》,開展轟轟烈烈的土地改革運動。1950年,開始分批進行土地改革,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建國初期的三大運動是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鎮壓反革命。
39.1953年,我國開始執行第一個五年計劃到1957年完成。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制訂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這是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奠定了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的基礎,大會選舉毛澤東為國家主席,劉少奇為委員長,周恩來為國務院總理。
40.1956年,我國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三大改造完成后,標著著我國以公有制為基礎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已基本建立,我國開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應該怎么學
1、詳讀教材。自學考試最大的特點是統一性和規范性。其命題和判卷標準的擬定嚴格依據指定教材(教學大綱的具體化)內容。考試題的應答應該是“再現教材”。基于此特點,要求同學必須認真閱讀教材,了解教學大綱。
2、以題為干。自學考試是應考性極強的考試形式。教材編寫注意的是全面的分析介紹,設計內容廣泛。但如果不突出重點和難點,就會眉毛胡子一把抓,大投入卻所得不多。因此,同學要注意在每一章節,甚至節下小目的學習中,抓出問題點,即以問題(比如,設定為簡答和論述題)作綱,做到提綱攜領,回歸問題。這樣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第一章第一節第二目中“西方列強殖民擴張”部分,教材敘述較多,比較繁密,同學自己不妨可變成“西方列強殖民擴張的特點是什么?”這樣一個問題,就會發現原始積累時期和資本主義制度確立后的不同,就易于掌握了。
3、邏輯記憶。本門課程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程,但歷史課特點明顯,涉及諸多事件、人物、年代等,因此較多的記背是必須的。但死記硬背不行,那就必須用邏輯記憶法,即尋找有關聯的東西聯系起來記背。比如,中國近現代史上涉及中國共產黨的會議教材寫了很多。那就找特點記,比如教材評價為轉折性的會議有哪些?共三次,“八七會議”、“遵義會議”和“十一屆三中全會”。又如,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兩面性,在1949年以前和以后具體表現是不一樣的,同學們需要跨章進行聯系記憶,這樣效果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