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本科需要考哪些課程 課程分類有哪些
2023-08-07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報考自考的時候我們需要注意科目的課程設置,那么科目分類有哪些?區別又有哪些?本文由小編整理發布,僅供參考。
自考本科需要考哪些課程
公共課考3-5門左右
一般在3~5門左右,其中《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馬克思基本原理概論》、《英語二》三門課程為必考公共課,無論什么專業都需要考這三門的。
一般理工類的專業還會增加如《高等數學》、《線性代數》等科目的考試,偏應用性質的專業還會開考《計算機應用基礎》或者《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
專業課考8-10門左右
一般在8至10門左右,專業課的設置都是由各主考學校對本校內此專業的教學要求設置的。
專業課是指同專業知識、技能直接聯系的基本課程,其中還有學位課程專業課和非學位課程專業課,其中學位課程專業課一般要求拿學位的話其學位課程平均分或部分達到70或以上。
部分專業的專業課還分為必考課和選考課:必考課就是必須要考的課程,選考課程是指根據專業方向選擇幾門有關的課程,考生只需要根據學分要求選擇自己要考的課程就可以了。
加考課1-2門
部分非專業的報考生需加考該課程的專業課。
不管是自考還是統考,課程都會分為公共課程和專業課程兩類。公共課程比較容易通過,一般就是理論性的熟悉,課程比如馬克思主義哲學、毛鄧三概念、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等等。而專業課程就需要認真理解去思考的了,看你選擇的是什么專業。
自考本科課程分類有哪些
各專業的課程設置,一般分為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和實踐性環節,其學分比例大致為3:4:3或2:5:3。實驗實習、畢業論文(或畢業設計)等實踐性環節的設置和考核方式,根據有關規定以及專業與自學考試的特點,由考試計劃或課程考試大綱具體確定。
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的區別
所有專業或者同類專業應考者都必須參加的課程,如《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中國近代史綱要》、《英語(二)》等。
基礎課,顧名思義為該專業考生要學習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課程。
基礎課非常好理解,是為了應考者掌握專業的知識,學習專業的科學技術,發展我們有關能力打下基礎。
專業課是指同專業知識、技能直接聯系的基本課程(簡稱專業課)。專業基礎課和基礎課非常容易混淆,專業基礎課(簡稱專業課)是與專業技能、知識直接掛鉤、聯系的基礎課程。
先報考公共課還是專業課
報考時,一般來講,不要先報考公共課。因為公共課一年考兩次,即在四月份考,十月份也考。故您應把機會留給那些專業課(即非公共課),這樣一旦當您本次專業課不及格時,而下次考試該課程又沒有,這樣,您就可以報考公共課來補上,而不會出現什么課程也不能報的尷尬局面。又同時加快了課程的學習及畢業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