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北專升本漢語國際教育/漢語言文學專業考試大綱
2025-08-13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2023年河北專升本漢語國際教育/漢語言文學專業考試大綱已發布!分為現代漢語及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代文學三部分,考試采用閉卷、筆試形式,各部分考試時間50分鐘,滿分100分,試卷包括填空題、選擇題、改錯題、名詞解釋題等。考試主要內容、參考書目、樣題等具體信息如下,請考生參考。

第一部分:現代漢語
I.課程簡介
一、內容概述與要求
考試內容包括緒論、語音、文字、詞匯、語法、修辭六部分。
緒論部分講述現代漢語概況,要求學生掌握現代漢語的概念及七大地域方言。語音部分講述現代漢語語音的基礎知識。要求學生較全面牢固地掌握現代漢語普通話的語音系統,掌握漢語語音的分析方法以及朗讀技巧,具備說好并推廣普通話的能力。
文字部分講述漢字的性質和作用、漢字的構造和形體演變、漢字的整理和規范化等內容。要求學生掌握漢字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提高分析和正確運用現行漢字的水平。
詞匯部分講述詞匯和詞匯單位及構詞法、詞義的性質和構成、義項和義素、語義場,語境、詞匯的組成、詞匯的發展和規范化等。要求學生掌握詞匯學、語義學的基本知識和基礎理論,能夠正確辨析和解釋詞義,提高運用詞語的能力。
語法部分講述詞類的劃分原則、各類詞的特征、短語和句子的結構及其類型、分析句子的方法、標點斷句的方法等內容。要求學生掌握現代漢語語法體系,掌握用詞造句的規律,具備辨別詞性、短語和句子類型、析句、造句以及分辨句子正誤、改正病句的能力。
修辭部分講述詞語和句式的選用,常用的修辭格和語體類型。要求學生注意選詞造句,恰當地運用修辭格,具備語體意識,改進文風,對語言的運用逐步達到準確、鮮明、精煉、生動、連貫、得體的要求。
對各知識點的評價要求,區分為了解、理解和掌握三個層次。了解:要求考生知道有關內容并準確再現;理解:要求考生理解有關知識并加以解釋;掌握: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有關知識并能運用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二、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命題堅持基礎性和前瞻性相結合、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結合的原則,既考查學生對基本知識、基本理論的掌握情況,也考查學生分析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考試采用閉卷形式,考試時間50分鐘,滿分100分。考試題型包括填空題、選擇題、改錯題、名詞解釋題、分析題和簡述題。
II.知識要點與考核要求
一、緒論
(一)“現代漢語”、“漢民族共同語”、“普通話”和“漢語方言”幾個概念。(了解)
(二)現代漢民族共同語的形成過程。(了解)
(三)漢語的國際地位、漢語七大方言的代表話和分布。(了解)
(四)現代漢語在語音、詞匯、語法方面的特點。(理解)
二、語音
(一)語音概說
1.語音性質,其中社會屬性是語音的本質屬性。(理解)
2.語音單位:音素、音節;元音、輔音;聲母、韻母、聲調。(了解)
3.漢語拼音方案的內容和用途,國際音標的制定原則和作用。(了解)
(二)聲母、韻母、聲調、音節1.聲母的發音特點。(掌握)
2.韻母的分類、十個單元音的發音特點、韻母結構的分析。(掌握)
3.四呼、前響復元音韻母、后響復元音韻母、中響三合元音韻母等基本概念。(了解)
4.普通話聲調、調值和調類等基本概念、五度標記法。(理解)
5.普通話聲韻拼合規律、普通話音節結構特點、普通話音節的拼寫規則。(掌握)
(三)音變
1.上聲、“一、不”的變調。(了解)
2.輕聲、兒化的性質和作用。(理解)
3.語氣詞“啊”的音變。(了解)
(四)朗讀和語調、語音規范化(了解)
三、文字
(一)漢字概說
1.漢字的性質。(理解)
2.漢字的特點。(理解)
(二)漢字的形體
1.現行漢字的前身: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楷書以及草書、行書。(了解)
2.現行漢字的形體:楷書和行書;印刷體和手寫體。(了解)
(三)漢字的結構
1.現行漢字的結構單位:筆畫,部件。(了解)
2.筆順的基本規則。(掌握)
3.漢字的造字法:象形,指事,會意,形聲。(掌握)
(四)漢字的整理和標準化(了解)
(五)使用規范漢字(掌握)
四、詞匯
(一)詞匯和詞的結構
1.詞匯和幾種詞匯單位。(了解)
2.詞的結構
(1)單純詞:聯綿詞、疊音詞 音譯外來詞。(了解)
(2)合成詞:復合式(聯合型、偏正型、補充型、動賓型、主謂型);重疊式;附加式。
(掌握)
(二)詞義的性質和構成
1.詞義及其性質。(理解)
2.詞義的分類:概念義;色彩義(感情色彩、語體色彩、形象色彩)。(了解)
(三)義項和義素
1.義項的概念及分類;單義詞和多義詞;同音詞。(理解)
2.義素的概念及分析。(了解)
(四)語義場
1.語義場的概念及其種類(類屬義場、順序義場、關系義場)。(了解)
2.同義義場的概念、同義詞的差別和辨析。(掌握)
3.反義義場的類型:互補反義義場、極性反義義場。(了解)
(五)語境和詞義
語境和詞義:根據語境解釋詞義;語境使詞義單一化、具體化;語境增加臨時性意義;
語境表現出詞義的選擇性。(理解)
(六)現代漢語詞匯的組成
1.基本詞匯的特點:穩固性、能產性、全民常用性。(理解)
2.一般詞匯的組成:古語詞、方言詞、外來詞、行業語、隱語等。(理解)
(七)熟語:成語、諺語、慣用語、歇后語及其特點。1.熟語的概念。(了解)
2.成語的概念及特征。(了解)
3.諺語的概念。(了解)
4.慣用語的概念,慣用語與成語的區別。(了解)
5.歇后語的概念及分類。(了解)
(八)詞匯的發展變化和詞匯的規范化
1.詞匯的發展變化:新詞的產生;舊詞的隱退和復出;詞義的演變(詞義的擴大、縮小、轉移)。(理解)
2.詞匯的規范化。(理解)
五、語法
(一)語法概說
1.語法的性質:抽象性、穩固性和民族性。(理解)
2.語法單位和句法成分。(了解)
(1)語法單位:語素、詞、短語、句子。(了解)
(2)句法成分:主語、謂語、動語、賓語、定語、狀語、中心語、補語、獨立語。(掌握)
(二)詞類
1.詞類的劃分
(1)劃分詞類的依據:詞的語法功能、形態和意義,主要是詞的語法功能。(理解)
(2)詞類的劃分。(了解)2.實詞
(1)每類實詞的主要語法特征。(了解)
(2)辨析詞性。(掌握)3.虛詞
(1)介詞:語法特征(了解);介詞大都由及物動詞虛化,注意二者的區別。(掌握)
(2)連詞:語法特征(了解);連詞、介詞用法辨析。(掌握)
(3)助詞:語法特征。(了解)
(4)語氣詞:語法特征(了解);語氣詞“的”、“了”和助詞“的”、“了”的辨析。(掌
握)
4.詞類小結:詞的兼類和活用。(理解)(三)短語
1.短語及其分類。(了解)
2.短語的結構類:主謂短語;動賓短語;偏正短語;中補短語;聯合短語;連謂短語;兼語短語;同位短語;方位短語;量詞短語;介詞短語;助詞短語。(掌握)
3.短語的功能類:名詞性短語;謂詞性短語(動詞性短語、形容詞性短語)。(了解)
4.多義短語。(掌握)
5.短語的分析。(掌握)
(四)單句的句法成分
1.各句法成分的構成材料。(了解)
2.主語、謂語、動語、賓語、定語、狀語、補語、中心語、獨立語的語義類型。(理解)
3.單句句法成分分析。(掌握)
(五)單句的句型
1.句類(語氣分類):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理解)
2.句型(結構分類):主謂句(動詞謂語句、形容詞謂語句、名詞謂語句、主謂謂語句);非主謂句(動詞性非主謂句、形容詞性非主謂句、名詞性非主謂句、感嘆句、擬聲詞句)。
(理解)
3.幾種動詞謂語句:“把”字句;“被”字句;連謂句;兼語句;雙賓句;存現句。(掌
握)
4.單句分類及小結。(理解)
(六)檢查、修改語病的方法和原則(掌握)
(七)復句
1.復句的概念及單復句的辨析。(理解)
2.復句的意義類型。(掌握)
3.多重復句的分析。(掌握)
4.緊縮句。(了解)
5.復句運用中常見的錯誤。(了解)
六、修辭
(一)修辭的概念;修辭與語言三要素的關系(了解)
(二)詞語和句式的選用(了解)
(三)常用的修辭格(掌握)
(四)常用的語體類型(掌握)
III.模擬試卷及參考答案
河北省普通高等學校專升本考試現代漢語模擬試卷
(考試時間:50分鐘)
(總分:100分)
說明:請在答題紙的相應位置上作答,在其它位置上作答的無效。
一、填空題(本大題共10個空,每空1分,共10分。請在答題紙的相應位置上作答。)
1.在語言的三要素中,是語言的物質外殼,是語言的建筑材料,是語言的組合規則。
2.語音屬性有三個,其中是語音的本質屬性。
3.漢字的主要特點是它屬于體系的文字。
4.漢字在歷史上出現過甲骨文、金文、、和楷書五種正式字體。
5.現代漢語基本詞匯包括三個特點:、能產性和全民常用性。
6.比擬的基本類型可分為和兩大類。
二、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備選項中,選出一個正確的答案,并將所選項前的字母填寫在答題紙的相應位置上。)
1.吳方言的代表話是()。
A.廣州話B.南昌話C.梅縣話D.蘇州話2.下列選項中全是前響復元音韻母的是()。
A.拍 且B.給 月C.開配D.求 下3.下列選項中屬于撮口呼韻母的一組漢字是()。
A.熊 于B.律 東C.學 翁D.兒 窮4.下列“好”字聲調變為陽平的是()。
A.好酒B.好聽C.好事D.好白
5.漢字最小的結構單位是()。
A.部件B.筆畫C.偏旁D.部首6.下列選項中屬于會意字的是()。
A.下B.涉C.羊D.紅
7.下列選項中屬于成詞語素的是()。
A.裳B.瘓C.輕D.仔
8.“摧殘”和“摧毀”這組同義詞的區別在于()。
A.范圍大小B.意義輕重C.色彩不同D.詞性不同
9.“江、河”兩詞原來分別指“長江”“黃河”,現在泛指“江”“河”,這屬于()。A.詞義擴大B.詞義轉移C.詞義縮小D.比喻義
10.“困難是彈簧,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運用了哪種修辭手法。()
A.比喻B.比擬C.借代D.雙關
三、請改正下列音節的拼寫錯誤。(每個音節1分,共5分。請在答題紙的相應位置上作
| 答。) | |||||
| 桎 | kù梏 | xuě血 液 | rēnɡ仍 然 | xioù優 秀 | dān牡 丹 |
四、名詞解釋(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5分,共10分。請在答題紙的相應位置上作答。)
1.現代漢民族共同語
2.音節
五、分析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45分。請在答題紙的相應位置上作答。)
1.請分析下列合成詞的結構類型。(每空2分,共10分)
①阿姨()②耳鳴()③姐姐()④開關()⑤房間()
2.請分析下列劃線詞的詞性。(每空2分,共10分)
①他這個人很特別。()
②地上凈是水。()
③我打東邊來。()
④我跟他都是學中文的。()
⑤他會來的。()
3.請用層次分析法分析下列短語的層次和結構關系。(每小題5分,共15分)
①寫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②誰是最可愛的人
③去過一趟上海
4.請用劃線加注法分析下列多重復句。(每小題5分,共10分)
①成功的基礎是奮斗,奮斗的收獲是成功,所以,天下唯有不知艱難而奮斗的人,才能走上成功的高峰。
②我贊美白楊樹,就因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農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們民族解放斗爭中所不可缺少的質樸,堅強,以及力求上進的精神。
六、簡述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10分。請在答題紙的相應位置上作答。)
請判斷下面句子的句式,并簡述此類句式的特點。
他沒有把朋友的話放在心上。
現代漢語參考答案
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10分)
1.語音詞匯語法
2.社會屬性
3.表意體系
4.篆書 隸書
5.穩定性
6.擬人 擬物
二、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20分)
1.D2.C3.A4.A5.B6.B7.C8.B9.A1O.A
三、請改正下列音節的拼寫錯誤。(每個音節1分,共5分)
ɡùxuèrénɡxiùdɑn
桎梏血液仍然優秀牡丹
四、名詞解釋(每小題5分,共10分)
1.現代漢民族共同語: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范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的普通話。
2.音節:是由音素構成的語音片段,是聽話時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語音單位。
五、分析題(45分)
1.請分析下列合成詞的結構類型。(每空2分,共10分)
①阿姨(附加)②耳鳴(主謂)③姐姐(重疊)④開關(聯合)⑤房間(補充)2.請分析劃線的詞的詞性。(每空2分,共10分)
①他這個人很特別。(形容詞)
②地上凈是水。(副詞)
③我打東邊來。(介詞)
④我跟他都是學中文的。(連詞)
⑤他會來的。(語氣詞)
3.請用層次分析法分析下列短語的層次和結構關系。(每小題5分,共15分)
①寫出更多更好的作品②誰是最可愛的人
動賓主謂
中補定中動賓
聯合定中
狀中狀中狀中
③去過一趟上海
動賓
中補
數量
4.請用劃線加注法分析下列多重復句。(每小題5分,共10分)
①(a)成功的基礎是奮斗,‖(b)奮斗的收獲是成功,︱(c)所以,天下唯有不知艱難而奮斗
并列因果
的人,才能走上成功的高峰。
②(a)我贊美白楊樹,︱(b)就因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農民,‖(c)尤其象征了今天我們
因果遞進
民族解放斗爭中所不可缺少的質樸,堅強,以及力求上進的精神。
六、簡述題 請判斷下面句子的句式,并簡述此類句式的特點。(10分)
答:“他沒有把朋友的話放在心上。”是“把”字句。把字句的特點是:
(1)動詞一般不能單獨出現,尤其不能出現單音節動詞。
(2)“把”的賓語是有定的、已知的人或事物。
(3)謂語動詞有處置性,對受事有積極影響。
(4)能愿動詞、否定詞一般置于“把”字前。
第二部分: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代文學
I.課程簡介
一、內容概述與要求
(一)中國古代文學
古代文學考試內容包括中國古代先秦文學、秦漢文學、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學和宋遼金文學五編。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國古代先秦至宋遼金時代文學發展脈絡、重要的文學現象、文學流派及體式風貌的了解情況、對代表作家創作成就、文學風格及重點作品的掌握情況,以及閱讀、分析、鑒賞中國古代文學作品的基本能力。重點是知識要點的掌握和運用知識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各知識點的評價要求,區分為了解、理解和掌握三個層次。了解:要求考生知道有關內容并準確再現;理解:要求考生理解有關知識并加以解釋;掌握: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有關知識并能運用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二)中國現代文學
現代文學的考試范圍為自1917年文學革命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期間的中國現代文學發展史。考試內容包括在此期間發生的文學運動、文學論爭、文藝思潮和在此期間出現的文學社團、文學流派以及所有不同類型作家的創作。主要側重考查學生以下兩方面的能力:(一)全面了解中國現代文學的歷史發展進程。系統了解在此期間的文學運動、文學思潮和文學創作發展演變的基本情況。(二)正確理解、分析各個歷史時期的重要作家、代表作品,歷史地、科學地評價其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地位。
二、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中國古代文學和中國現代文學考試時間為100分鐘,課程考試總分200分,其中中國古
代文學部分占120分;中國現代文學部分占80分。
考試既考查考生對基本知識的掌握情況,也考查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考試題型包括填空、單項選擇、名詞解釋、簡答、論述題。
II.知識要點與考核要求
中國古代文學部分:
第一編先秦文學第一章上古神話
第一節神話的產生和記錄
一、上古神話的產生(了解)
二、中國古代著名的四大神話(了解)三、上古神話的保存(了解)
第二節神話的內容及蘊含的民族精神一、中國神話的內容分類(了解)
二、中國神話蘊涵的民族精神(理解)三、中國神話的思維特征(理解)
第二章《詩經》第一節《詩經》的編集、分類和流傳
一、《詩經》的編定(了解)二、風、雅、頌(理解)
三、漢代傳習《詩經》的四家詩(理解)第二節《詩經》的內容(掌握)
一、祭祖頌歌和周族史詩
二、《七月》《關雎》《氓》《采薇》等詩歌的題材內容三、《詩經》的內容和現實精神
第三節《詩經》的藝術特點
一、賦、比、興的含義(理解)二、《詩經》的藝術特點(掌握)
第四節《詩經》的地位和影響一、抒情詩的傳統(了解)二、“風雅”精神(理解)三、比興的垂范(理解)
第三章《左傳》等先秦敘事散文
第一節先秦散文的興起
一、散文的源頭(了解)
二、記言文之祖:《尚書》(了解)三、記事簡而有法:《春秋》(了解)
第二節《左傳》《國語》的敘事與記言
一、《左傳》的成書(了解)
二、《左傳》的敘事特征(掌握)三、《左傳》的記言藝術(掌握)四、《國語》的文學成就(了解)
第三節《戰國策》的文學成就
一、《戰國策》成書及縱橫家思想(了解)二、《戰國策》的文學成就(掌握)
三、先秦敘事散文對后世文學的影響(了解)
第四章《莊子》等先秦說理散文第一節《論語》與《老子》
一、《論語》的文體特征(了解)二、《老子》的文體特征(了解)
三、先秦說理文體制的逐步成熟(了解)第二節《孟子》散文
一、孟子和《孟子》一書(了解)
二、《孟子》散文的藝術成就(掌握)第三節《莊子》散文
一、莊子和《莊子》一書(了解)二、《莊子》的藝術成就(掌握)
第四節《荀子》與《韓非子》一、荀子與《荀子》(了解)
二、《荀子》散文的特點(理解)三、韓非與《韓非子》(了解)
四、《韓非子》的說理特點(理解)
第五章屈原與楚辭
第一節楚辭和屈原的作品
一、“楚辭”的產生(了解)二、“楚辭”的含義(理解)三、《楚辭》的編纂(了解)
四、屈原的生平和思想(了解)
第二節 《離騷》
一、《離騷》的題解與主旨(了解)
二、《離騷》中屈原的“美政”理想(理解)三、《離騷》的藝術成就(掌握)
第三節 屈原的其他作品
一、《九歌》的內容與風格(理解)二、《九章》的內容與特點(了解)三、《天問》與《招魂》(了解)
第四節 屈原的地位及屈原之后的楚辭作家
一、屈原的地位及對后世的影響(理解)二、宋玉的作品(了解)
第二編秦漢文學第一章秦及兩漢散文
第一節 《呂氏春秋》與《諫逐客書》
一、《呂氏春秋》的成書及多彩的寓言(了解)二、李斯與《諫逐客書》(理解)
第二節西漢散文
一、賈誼的政論文《過秦論》(了解)二、晁錯的《論貴粟疏》(了解)
三、《淮南子》一書(了解)第三節東漢散文
一、《漢書》的內容與行文筆法(了解)
二、《吳越春秋》的題材內容與人物刻畫(了解)三、東漢政論散文代表性作品(了解)
第二章 司馬遷與《史記》第一節 司馬遷與《史記》的成書
一、魯迅對《史記》的評價(了解)
二、司馬遷的家學淵源與修史動機(了解)第二節 《史記》的藝術成就
一、《史記》的體例和結構(了解)
二、《史記》的敘事藝術(掌握)
三、《史記》的人物刻畫藝術(掌握)第三節《史記》的地位和影響
一、《史記》的地位(了解)
二、《史記》的人文精神(了解)三、《史記》對后世的影響(理解)
第三章漢代辭賦
第一節 從賈誼賦到枚乘《七發》一、漢賦分類(了解)
二、騷體賦的含義及代表作家作品(理解)三、枚乘的《七發》和“七體”(理解)
第二節司馬相如與揚雄的賦
一、司馬相如在漢賦創作方面的成就及代表作品(了解)二、司馬相如《上林賦》的內容特點及藝術成就(理解)三、揚雄的“四大賦”(了解)
第三節西漢其它賦家的創作
一、東方朔的代表作《答客難》(了解)二、王褒的《洞簫賦》(了解)
第四節 東漢辭賦
一、班固、張衡的京都賦(了解)二、述行賦的代表作家作品(了解)
三、抒情小賦的代表作家作品(理解)
第四章 漢代詩歌
第一節 樂府和樂府詩
一、樂府詩的含義(理解)二、樂府詩的保存(了解)
三、樂府詩的題材內容(了解)四、樂府詩的敘事藝術(掌握)
第二節東漢文人五言詩
一、班固、張衡的五言詩(了解)
二、秦嘉的《贈婦詩》三首(了解)
三、酈炎、趙壹、蔡邕的五言詩(了解)第三節 《古詩十九首》
一、《古詩十九首》的創作與保存(理解)二、《古詩十九首》的題材內容(掌握)三、《古詩十九首》的藝術成就(掌握)
第三編 魏晉南北朝文學第一章建安詩歌和正始詩歌
第一節 曹操與曹丕
一、曹操的文壇領袖地位與樂府詩(了解)二、曹丕的《燕歌行》(理解)
第二節曹植
一、曹植詩歌的創作分期及前后期詩歌內容(掌握)二、曹植是第一位大力寫作五言詩的文人(了解)三、曹植詩歌的特點及后人評價(理解)
第三節建安七子和蔡琰 一、建安七子(理解)
二、蔡琰的《悲憤詩》(了解)三、建安風骨的內涵(掌握)
第四節正始詩歌
一、阮籍的《詠懷詩》八十二首(理解)二、嵇康的四言詩(了解)
第二章兩晉詩壇
第一節太康詩風
一、陸機、潘岳的詩歌(了解)二、太康詩風(理解)
第二節左思與劉琨
一、左思詠史詩的淵源與貢獻(理解)二、劉琨的《扶風歌》(了解)
第三節東晉詩壇
一、王羲之與蘭亭唱和(了解)
二、東晉玄言詩的代表人物(了解)
第三章陶淵明
第一節陶淵明的生平思想和創作
一、陶淵明的生平、思想(了解)二、陶淵明的文學創作(理解)
第二節陶淵明的田園詩及其他詩文
一、陶淵明詩歌的題材分類(了解)二、陶淵明田園詩的題材內容(掌握)三、陶淵明的詠懷、詠史詩(了解)四、陶淵明的散文、辭賦(了解)
第三節陶詩藝術成就及其影響
一、蘇軾對陶詩的評價(了解)二、陶詩的藝術特色 (掌握)
三、陶淵明對后世的影響(理解)
第四章南北朝詩歌
第一節謝靈運與鮑照
一、謝靈運與山水詩的興盛(理解)二、元嘉三大家(理解)
三、鮑照的文學成就(理解)第二節永明體與齊梁陳詩壇
一、永明體(理解)
二、謝眺對山水詩和新詩體的貢獻(掌握)三、宮體詩(了解)
第三節庾信與北朝詩歌
一、“溫邢”與北朝文學(了解)
二、庾信的文學成就與承前啟后的地位(掌握)第四節南北朝民歌
一、南朝民歌的保存與特點(理解)
二、抒情長詩《西洲曲》(理解)
三、北朝民歌的保存(了解)
四、《木蘭詩》的藝術成就(掌握)
第五章 魏晉南北朝辭賦、駢文和散文第一節魏晉南北朝辭賦、駢文
一、魏晉辭賦代表作(了解)
二、南朝駢體賦代表作家作品(了解)第二節《水經注》與《洛陽伽藍記》
一、《水經注》的文學價值(了解)
二、《洛陽伽藍記》的內容與特點(了解)
第六章 魏晉南北朝小說
第一節志怪小說與《搜神記》一、小說分類(了解)
二、志怪小說的內容(了解)三、干寶的《搜神記》(了解)
第二節志人小說與《世說新語》一、志人小說分類(了解)
二、《世說新語》的編撰與內容(了解)三、《世說新語》的藝術成就(掌握)
第四編隋唐五代文學第一章初唐詩歌
第一節初唐詩壇
一、貞觀詩風及上官體(理解)二、“初唐四杰”(理解)
三、文章四友(理解)
四、杜審言和“沈、宋”(了解)第二節陳子昂與唐詩風骨
一、陳子昂的詩歌理論(了解)
二、陳子昂的詩歌創作與地位(理解)第三節張若虛與唐詩興象
一、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掌握)
二、劉希夷的代表作《代悲白頭翁》。(了解)
第二章盛唐詩人群體第一節 王維與創造靜逸明秀之美的詩人
一、山水田園詩的興盛(理解)
二、王維山水田園詩的藝術成就(掌握)三、孟浩然的詩歌特點(掌握)
四、其他山水詩人(了解)
第二節王昌齡、崔顥和創造清剛勁健之美的詩人一、豪俠詩人(了解)
二、王昌齡的詩歌創作(了解)
三、王瀚、崔顥、李頎的代表作(了解)第三節高適、岑參和創造慷慨奇偉之美的詩人
一、邊塞詩人(理解) 二、高適的詩歌(了解)
三、岑參的詩歌創作(掌握)四、“高岑”(理解)
五、王之渙的詩歌(了解)
第三章 李白
第一節李白的生平、思想與人格一、李白的思想(了解)
二、李白的人格理想與個性特征(了解)第二節李白的樂府與歌行
一、李白的古題樂府的特點與代表作(掌握)二、李白歌行的代表作及價值(掌握)
第三節李白的絕句
一、李白絕句的特點(掌握)二、李白絕句的代表作(了解)
第四節李白詩歌的藝術個性
李白詩歌的藝術成就。(掌握)第五節李白的地位與影響
一、李白的地位(了解)
二、李白對后世的影響(理解)
第四章杜甫
第一節杜甫的生平與思想
一、社會動亂與詩人杜甫(了解)二、杜甫的思想(理解)
第二節杜甫的詩歌創作
一、杜詩的主要內容及代表作(掌握)二、杜詩的詩史性質(理解)
三、杜詩的敘事藝術(理解)第三節杜甫的律詩
一、以律詩寫時事(了解)
二、律詩組詩的代表作(理解)三、杜甫律詩的藝術技巧(掌握)
第四節杜詩的藝術風格
一、 杜詩風格的多樣化(了解)二、 沉郁頓挫(掌握)
第五節杜詩的地位與影響
一、杜詩的集大成性(了解)二、杜甫的影響(理解)
第五章中唐詩歌
第一節大歷詩歌
一、大歷詩風(理解)
二、大歷詩風的代表作家(了解)三、“大歷十才子”(了解)
四、顧況和李益的詩歌(了解)第二節韓孟詩派
一、韓孟詩派(理解)
二、韓愈的詩歌創作(了解)三、孟郊的苦吟(了解)
四、李賀詩歌的特色(掌握)第三節劉禹錫、柳宗元等人的詩歌
一、劉禹錫的詠史懷古詩(理解)二、柳宗元的詩歌風貌(了解)
第六章白居易與元白詩派第一節唐代中期重寫實尚通俗的詩歌思潮與詩歌創作
一、元白詩派(理解)
二、張籍與王建的通俗化詩風和寫實表現(了解)三、元稹的詩歌創作(了解)
第二節白居易的詩歌主張及其諷諭詩一、白居易的詩歌主張(理解)二、白居易的詩歌分類(了解)三、白居易的諷諭詩(理解)
第三節白居易的感傷詩與閑適詩
一、《長恨歌》與《琵琶行》(掌握)二、白居易的閑適詩(理解)
第七章唐代散文第一節政治改革與文體文風改革
一、古文運動(理解)
二、韓愈、柳宗元的古文理論(了解)第二節韓、柳散文的藝術成就
一、韓、柳在散體文創作上的開拓(理解)二、韓愈的散文成就(理解)
三、柳宗元的散文成就及山水游記(掌握)第三節晚唐古文的衰落與駢文的復興
一、晚唐小品的基本特點(了解)二、李商隱等人的駢文(了解)
第八章唐傳奇與變文
第一節唐傳奇
一、唐傳奇的概念(理解)
二、唐傳奇的發展過程及代表作品(了解)三、唐傳奇的藝術成就(掌握)
第二節俗講與變文一、俗講(理解)
二、轉變與變文(了解)
第九章晚唐詩歌
第一節杜牧
一、杜牧的詩歌創作(了解)二、懷古詠史詩(了解)
三、杜牧詩的藝術特色(理解)第二節李商隱
一、李商隱詩歌的內容(了解)二、李商隱的無題詩(理解)
三、李商隱詩歌的藝術特色(掌握)
四、李商隱詩歌多義性的形成原因(了解)五、李商隱對詩歌發展的貢獻(了解)
第三節晚唐其它詩人
一、苦吟詩人(了解)
二、溫庭筠、韓偓的詩歌(了解)
第十章晚唐五代詞
第一節燕樂的興起及詞的起源一、燕樂與詞的興起(了解)二、敦煌曲子詞(了解)
三、早期文人詞(了解)第二節溫庭筠及西蜀花間詞人
一、溫庭筠詞的題材及風格(了解)二、韋莊的詞風(了解)
三、《花間集》(理解)四、花間詞人(了解)
第三節李煜及其南唐詞人
一、馮延巳的詞(了解)二、中主李璟的詞(了解)
三、后主李煜詞的內容及藝術成就(掌握)
第五編宋遼金文學
第一章歐陽修與北宋詩文革新
第一節宋初文學
一、宋初古文與復古思潮(了解)二、白體詩人和王禹偁(理解)三、晚唐體詩人(理解)
四、西昆體(理解)第二節歐陽修的詩文創作
一、歐陽修的文壇領袖地位(了解)二、歐陽修文學革新的主張(了解)三、歐陽修的散文成就(掌握)
四、歐陽修的詩歌創作(理解)第三節梅堯臣與蘇舜欽
一、梅堯臣的詩歌成就(理解)二、蘇舜欽的詩歌(了解)
三、梅、歐、蘇對宋詩的影響(了解)第四節 王安石的詩歌與散文
一、王安石的散文特色(了解)二、王安石的詠史詩(了解)三、半山體(理解)
第二章柳永與北宋前期的詞第一節對五代詞風的繼承與發展
一、“晏歐”(了解)
二、晏殊詞的特點(了解)三、歐陽修詞的新變(理解)
第二節對詞境的開拓
一、范仲淹的《漁家傲》(了解)
二、張先詞的開拓(理解)三、王安石的詞風(了解)
第三節柳永詞的新變
一、柳永的詞史地位(了解)
二、柳永對宋詞的全面革新(掌握)
第三章蘇軾
第一節蘇軾的人生態度與創作
一、蘇軾的思想與人生態度(了解)二、蘇軾的文學創作(了解)
第二節蘇軾的散文
一、蘇軾的文道觀(了解)
二、蘇軾的古文內容及藝術成就(理解)三、蘇軾辭賦的特點及代表作(掌握)
第三節蘇軾的詩歌
一、蘇軾詩歌的題材內容(了解)二、蘇軾詩歌的藝術成就(掌握)
第四節蘇軾的詞
一、蘇軾詩詞一體的詞學觀(理解)二、蘇軾對詞境的開拓(掌握)
三、以詩為詞的手法(理解)四、蘇詞的風格(理解)
五、蘇軾對詞的全面革新(掌握)第五節蘇軾的意義和影響:
一、蘇軾的意義(了解)二、蘇門四學士(理解)三、蘇門六君子(了解)四、蘇軾的影響(了解)
第四章黃庭堅與江西詩派
第一節 黃庭堅的詩歌創作
一、黃庭堅詩歌的題材取向(了解)
二、黃庭堅詩歌的藝術特點(掌握)三、“山谷體”(理解)
第二節陳師道與陳與義
一、陳師道的“后山體”(理解)二、陳與義的“簡齋體”(理解)
第三節江西詩派及其嬗變一、江西詩派(理解)
二、“一祖三宗”之說(理解)三、江西詩派的演變(了解)
第五章 周邦彥及北宋中后期的詞壇
第一節黃庭堅與晁補之
一、黃庭堅的詞(了解)
二、晁補之的詞及詞學理論(了解)第二節晏幾道
一、晏幾道的詞作內容(了解)二、小山詞的藝術特色(理解)
第三節秦觀的詞
一、秦觀詞的情韻兼勝(了解)二、秦觀詞的藝術特色(掌握)三、秦觀詞的地位及影響(了解)
第五節賀鑄的詞
一、剛柔并濟的奇特個性(了解)二、豪婉兼備的多樣詞風(理解)
三、賀鑄在詞史上的地位和影響(了解)第六節周邦彥的詞
一、周邦彥詞的題材內容(了解)二、周邦彥詞的藝術成就(掌握)三、周邦彥詞的地位和影響(理解)
第六章李清照及南渡詞風的演變
第一節李清照的詞
一、李清照的文學成就(了解)二、易安詞的情感內涵(理解)三、易安體的藝術特色(掌握)
第二節朱敦儒
一、朱敦儒的詞風演變(了解)二、朱敦儒詞的自傳性(理解)
第二節張元干等人的詞
一、張元干詞風的轉變(了解)二、李綱、岳飛等人的詞(了解)
第七章陸游及南宋詩歌
第一節陸游的詩歌
一、中興四大詩人(理解)
二、陸游的生平及詩歌創作(了解)
三、陸游詩歌詩風演變與題材內容(掌握)四、陸游詩歌的藝術成就(掌握)
第二節楊萬里和范成大
一、楊萬里的“誠齋體”(理解)
二、范成大的使金紀行詩和田園詩(理解)第三節南宋后期詩歌
一、永嘉四靈(了解)二、江湖詩派(了解)
三、英雄與遺民詩人(了解)
第八章辛棄疾及辛派詞人第一節辛棄疾的人生追求與創作
一、辛棄疾的傳奇經歷與人生追求(了解)二、辛棄疾詞作的題材內容(了解)
第二節 稼軒詞的特色
一、辛棄疾詞的詞境開拓(掌握)二、辛詞的以文為詞(理解)
三、辛詞的藝術成就(掌握)
第三節 辛詞的地位和影響
一、辛詞的地位(了解)二、辛派詞人(了解)
第九章姜夔及宋末詞壇
第一節姜夔
一、姜夔的生平(了解)二、姜夔的自度曲(理解)
三、姜夔詞的特點及新變(了解)第二節吳文英等宋末詞人
一、吳文英詞的藝術特點(理解)二、其它詞人詞作(了解)
三、蔣捷詞的別開生面(了解)
第十章話本小說與金代文學
第一節 話本小說
一、說話四家與話本(理解)二、小說話本(理解)
三、講史、說經話本(了解)第二節元好問與金代詩歌
一、金代詩歌的發展(了解)二、元好問的詩歌成就(理解)三、元好問的詩論(了解)
第三節諸宮調
一、諸宮調的概念(理解)二、諸宮調今存作品(了解)
三、董解元的《西廂記諸宮調》(了解)
中國現代文學部分:
第一章五四文學革命
第一節五四文學革命的發生
一、五四新文化運動(了解)
新文化運動的歷史背景、主要內容、代表人物。二、五四文學革命
(一)五四文學革命的歷史背景、重要歷史事件。(了解)
(二)胡適、劉半農、錢玄同、周作人等人一系列的理論主張。(了解)
(三)文學革命在創作上取得的重大成就。(了解)
(四)五四文學革命的歷史意義。(理解)第二節五四文學思潮與論爭
(一)與林紓的論爭。(了解)
(二)學衡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思想。(了解)
(三)甲寅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思想。(了解)第三節新文學社團流派
(一)1921年后新文學社團的蜂起及其原因、發展軌跡。(了解)
(二)文學研究會、創造社的基本情況及創作傾向。(理解)
(三)語絲社、新月社等的基本情況。(了解)
第二章二十年代小說第一節葉紹鈞、王統照、許地山的小說
一、葉紹鈞
(一)葉紹鈞創作概況。(了解)
(二)葉紹鈞小說的創作風格。(理解)二、王統照(了解)
(一)王統照小說創作概況。
(二)早年“愛”與“美”的哲理玄想及代表作品。三、許地山
(一)許地山小說創作概況。(了解)
(二)許地山小說的代表作品及濃郁的異域情調與宗教思辨色彩。(理解)第二節冰心與廬隱的問題小說
一、冰心
(一)冰心“愛的哲學”思想。(理解)
(二)冰心早期小說的特點與局限。(了解)二、廬隱
(一)廬隱小說創作概況及代表作品。(了解)
(二)廬隱小說的藝術特點。(理解)第三節鄉土小說
(一)“鄉土小說”的題材范圍和創作方法。(理解)
(二)鄉土小說的代表作家、代表作品。(了解)第四節浪漫抒情小說
一、浪漫抒情小說的特點(理解)二、郁達夫的浪漫抒情小說
(一)郁達夫的生平與創作概況。(了解)
(二)《沉淪》篇中的“他”的形象。(理解)
(三)郁達夫小說中的“零余者”形象。(理解)
第三章魯迅
第一節魯迅的生平與創作道路
一、魯迅的思想、創作道路(了解)二、魯迅創作的基本情況(了解)
第二節 魯迅的《吶喊》、《彷徨》與《故事新編》一、《吶喊》、《彷徨》的創作概況(了解)二、《狂人日記》(理解)
(一)《狂人日記》深刻的思想意義。
(二)《狂人日記》獨特的藝術效果。三、《阿Q正傳》(掌握)
(一)《阿Q正傳》的思想內容。
(二)阿Q形象。
四、《祝福》《離婚》《孔乙己》《傷逝》《在酒樓上》《孤獨者》等小說的思想內容及人物形象。(掌握)
五、《故事新編》
(一)《故事新編》的創作概況。(了解)
(二)《故事新編》的思想內容。(理解)
(三)《故事新編》“古今雜糅”的藝術手法。(理解)
第四章20年代新詩
第一節20年代新詩概述一、初期白話新詩
(一)胡適等人對中國現代新詩的理論建樹。(了解)
(二)初期白話詩創作概況。(了解)
(三)《嘗試集》及其在現代新詩發展中的地位。(了解)
(四)早期白話新詩的藝術特點。(了解)二、20年代的小詩
(一)小詩的概念。(掌握)
(二)小詩的代表詩人及冰心的詩集《繁星》、《春水》。(了解)
(三)湖畔四詩人的小詩。(理解)三、象征派詩
(一)象征詩派創作特點。(理解)
(二)李金發創作概況。(了解)
四、 聞一多、徐志摩與新月派詩(理解)
以聞一多、徐志摩為代表的新月派的理論主張、美學原則。第二節郭沫若
一、郭沫若的生平、思想與創作概況(了解)二、詩集《女神》(掌握)
(一)《鳳凰涅槃》《爐中煤》《天狗》等名篇評析。
(二)《女神》中的現代自我形象分析。第三節聞一多徐志摩
一、聞一多
(一)聞一多關于新格律詩的理論倡導。(理解)
(二)聞一多詩歌創作概況。(了解)
(三)《死水》篇“三美”理論的出色體現與運用。(掌握)二、徐志摩
(一)徐志摩創作概況。(了解)
(二)徐志摩詩歌的主要內容。(理解)
(三)徐志摩詩的藝術風格。(理解)
(四)《再別康橋》審美品評。(掌握)
第五章20年代散文
第一節20年代散文創作概述
一、20年代散文創作概況。(了解)
(一)《新青年》“隨感錄”創始的現代雜文。(了解)
(二)語絲社及“語絲文體”。(了解)
(三)冰心散文的風格特色。(了解)
(四)陳西瀅及“現代評論”派“閑話”散文。(了解)第二節周作人朱自清
一、周作人
(一)周作人生平及創作概況。(了解)
(二)“美文”概念的提出與散文理論上的貢獻。(理解)
(三)周作人散文的藝術特色。(理解)二、朱自清
(一)朱自清的生平與散文創作概況。(了解)
(二)朱自清抒情散文的藝術特色。(掌握)第三節魯迅的《野草》和《朝花夕拾》
一、《野草》
(一)《野草》的創作背景、主要篇目。(了解)
(二)《野草》的思想內容、藝術特色。(了解)
(三)《秋夜》與“棗樹”形象。(理解)二、《朝花夕拾》(理解)
《朝花夕拾》的主要內容及各類人物形象。
第六章20年代話劇
第一節20年代話劇概述
一、20年代現代話劇的基本發展歷程。(了解)
二、“社會寫實劇”、“愛美劇”、世態諷刺喜劇。(理解)第二節田漢
一、田漢的生平與創作概況。(了解)
二、田漢早期浪漫主義劇作特點。(理解)
三、田漢早期劇作的“藝術家”形象系列。(掌握)
第七章30年代文學思潮
一.左翼文學運動
(一)無產階級革命文學興起的歷史背景和原因。后期創造社和太陽社成員的基本理論主張。魯迅、茅盾同創造社、太陽社的爭論。(了解)
(二)“左聯”的成立。(掌握)
二、自由主義作家及其文藝觀(了解)三、兩大文藝思潮的對立(了解)
(一)左翼文學與“新月派”的論爭。
(二)與“論語派”關于“性靈文學”的論爭。
(三)與“京派”的論爭。
(四)關于“文藝自由”的論爭。
第八章30年代小說概述一、蔣光慈的“普羅小說”(了解)
二、柔石的小說(了解)三、丁玲前期小說
(一)丁玲小說創作概況。(了解)
(二)《莎菲女士的日記》的思想內容及莎菲女士形象。(掌握)四、張天翼的小說創作
(一)張天翼小說的諷刺主題。(了解)
(二)張天翼小說的藝術特點。(了解)五、蕭軍、蕭紅和“東北作家群”
(一)“東北作家群”。(理解)
(二)蕭紅小說的藝術特點。(理解)六、京派小說
(一)京派小說創作概況。(了解)
(二)京派小說的審美追求。(理解)
(三)廢名小說的藝術特色。(理解)
七、“現代派”(“新感覺派”)小說(理解)八、張恨水的現代通俗小說
(一)張恨水生平與創作概況。(了解)
(二)《金粉世家》的主要內容及人物形象。(理解)
(三)《啼笑因緣》的思想、藝術特點。(掌握)
第九章茅盾一、茅盾的生平與創作概況(了解)
二、《蝕》與《虹》(了解)
(一)《蝕》三部曲的基本內容和主要人物形象。
(二)《虹》的基本內容和主要人物形象。三、《子夜》
(一)《子夜》的思想內容。(掌握)
(二)吳蓀甫形象。(掌握)
(三)《子夜》的藝術成就。(掌握)
四、《林家鋪子》、《春蠶》等短篇小說(了解)
第十章巴金一、巴金的生平與創作概況(了解)
二、《滅亡》和《愛情三部曲》(了解)三、《激流三部曲》
(一)《激流三部曲》創作概況。(了解)
(二)《家》深刻的思想內容、藝術特色。(掌握)
(三)覺新、覺慧、高老太爺形象意義。(掌握)四、《憩園》與《寒夜》
(一)《憩園》的題材內容及楊夢癡形象。(理解)
(二)《寒夜》的思想內容及主要人物形象。(理解)
(三)巴金前后期小說藝術風格的變化。(掌握)
第十一章老舍一、老舍的生平與創作概況(了解)
二、《駱駝祥子》(掌握)
(一)《駱駝祥子》三起三落的悲劇故事及主題思想。
(二)祥子、虎妞人物形象分析。三、《四世同堂》(掌握)
長篇中各類人物形象具有的豐富的文化意蘊和審美內容。
第十二章沈從文一、沈從文的生平與創作概況(了解)
二、《邊城》
(一)《邊城》的思想內容。(理解)
(二)翠翠的形象分析。(掌握)
(三)《邊城》的藝術風格。(掌握)
第十三章30年代詩歌一、殷夫的詩歌創作(了解)
二、中國詩歌會(了解)三、臧克家前期詩歌
(一)臧克家前期詩歌創作概況。(了解)
(二)臧克家詩歌藝術特點。(理解)四、 戴望舒和現代派詩(了解)
(一)現代詩派創作概況。
(二)戴望舒的詩歌創作概況。
第十四章30年代散文
第一節30年代散文概述一、何其芳的抒情散文概況(了解)
二、豐子愷的敘事散文(了解)
三、林語堂的幽默小品及其他創作(了解)
第二節魯迅的雜文
(一)魯迅雜文創作概況。(了解)
(二)魯迅雜文豐富的思想內容。(了握)
(三)魯迅雜文的審美特質。(理解)
第十五章30年代戲劇
第一節30年代戲劇概述
一、30年代戲劇運動和創作概況(了解)二、洪深的創作概況(了解)
三、李健吾等作家的劇作
(一)李健吾創作概況。(了解)
(二)李健吾劇作的特點與貢獻。(理解)第二節曹禺的劇作
一、曹禺的生平與創作概況(了解)二、《雷雨》
(一)《雷雨》的主要矛盾沖突及深廣的思想內容。(理解)
(二)周樸園形象。(掌握)
(三)繁漪的形象。(掌握)
(四)魯侍萍、周沖、周萍形象。(理解)
(五)《雷雨》的藝術特色。(理解)三、《日出》
(一)《日出》“不足者”與“有余者”的基本戲劇沖突。(了解)
(二)陳白露多重復雜的形象特征。(掌握)
(三)《日出》的結構方法。(了解)四、《原野》(了解)
《原野》的題材、主要人物形象,以及《原野》中的表現主義手法。五、《北京人》
(一)《北京人》的主題。(理解)
(二)愫方形象。(理解)
(三)各類人物形象的特點和象征意蘊。(了解)六、曹禺劇作的藝術成就與貢獻(了解)
第十六章40年代文學思潮一、戰爭時空下的文學格局和文學進程(了解)
二、延安文藝座談會與毛澤東的《講話》
(一)延安文藝座談會的歷史背景。(了解)
(二)《講話》的主要內容。(理解)
第十七章國統區與淪陷區的小說一、張天翼與諷刺暴露小說
(一)張天翼小說創作概況。(了解)
(二)華威形象的典型意義。(理解)
二、沙汀、艾蕪和社會分析小說(了解)
三、路翎
(一)路翎小說創作概況(了解)
(二)《財主底兒女們》眾多的人物形象、豐富的社會歷史內容。(理解)四、錢鐘書
(一)錢鐘書創作概況。(了解)
(二)長篇小說《圍城》的思想意蘊。(理解)
(三)方鴻漸形象。(掌握)
(四)《圍城》的藝術特色。(理解)
五、徐訐、無名氏與現代羅曼司(了解)六、張愛玲與上海淪陷文學
(一)張愛玲小說創作概況。(了解)
(二)張愛玲小說的題材內容、藝術特色。(理解)
(三)曹七巧形象。(掌握)
第十八章解放區小說
一、趙樹理小說
(一)趙樹理的生平和創作概況。(了解)
(二)趙樹理小說創作的藝術成就。(掌握)二、孫犁的短篇小說
(一)孫犁的小說創作概況。(了解)
(二)孫犁小說獨特的美學追求、鮮明的藝術風格。(理解)三、丁玲和《太陽照在桑干河上》(了解)
《太陽照在桑干河上》的題材內容及主要人物形象。四、周立波的《暴風驟雨》(了解)
《暴風驟雨》的題材內容及主要人物形象。
第十九章四十年代詩歌
第一節國統區詩歌
一、民族的戰歌——田間、光未然(了解)二、沉思的詩——馮至(了解)
三、諷刺的詩——袁水拍與臧克家
(一)國統區諷刺暴露文學創作概況。(了解)
(二)《馬凡陀的山歌》(了解)四、艾青的詩
(一)艾青的創作歷程及其在現代詩歌史上的地位。(了解)
(二)艾青詩歌的主導意象和基本主題。(掌握)
(三)艾青詩歌的藝術成就。(掌握)五、“七月派”與“九葉派”的詩
(一)“七月派”(理解)
(二)“九葉派”(理解)
第二節解放區詩歌
一、解放區群眾性詩歌創作活動與晉察冀詩人群(了解)
二、《王貴與李香香》和《漳河水》等民歌體敘事詩(了解)
第二十章四十年代戲劇
第一節國統區戲劇
一、抗戰初期的抗敵宣傳劇(了解)二、夏衍
(一)夏衍創作概況。(了解)
(二)《上海屋檐下》的基本情節及主要人物。(理解)
(三)夏衍劇作獨特的風格。(了解)三、于伶、吳祖光(了解)
四、 郭沫若等的歷史劇
(一)郭沫若等的歷史劇創作概況。(了解)
(二)郭沫若本時期歷史劇的主要特征。(理解)
(三)《屈原》中的屈原形象。(掌握)五、陳白塵和諷刺喜劇創作潮。(了解)
第二節解放區戲劇
一、新秧歌劇和傳統戲曲改革(了解)二、《白毛女》與其他新歌劇(了解)三、《白毛女》的藝術成就。(理解)
第二十一章四十年代散文一、報告文學的繁榮(了解)
二、《魯迅風》雜文(了解)
III.模擬試卷及參考答案
河北省普通高等學校專升本考試
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代文學模擬試卷
(考試時間:100分鐘)
(總分:200分)
說明:請在答題紙的相應位置上作答,在其它位置上作答的無效。中國古代文學部分
一、填空題(本大題共15個空,每空1分,共15分。請將答案填寫在答題紙的相應位置上。)
1、我國古代保存神話資料最多的著作是。
2、《詩經》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葉多年間的作品。
3、在先秦歷史散文中,突出表現了縱橫家的思想和人生觀。
4、司馬相如的是兩漢騷體賦中最具情境的一篇。
5、現存東漢文人最早的完整五言詩是班固的。
6、曹丕的是我國今見最早的完整的七言詩。
7、建安七子包括孔融、陳琳、、徐干、阮瑀、應玚、。
8、永明體又稱為,其最重要的特點是講究和對偶。
9、白居易的感傷詩以和《琵琶行》為代表。
10、李商隱抒情之作中,最為杰出的是他的“”詩。
11、詩歌的題材走向和風格傾向都具有得宋詩風氣之先的意義。
12、在兩宋詞壇上,是創用詞調最多的詞人。
13、的詩歌特色鮮明,因此被稱為“山谷體”。
二、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備選項中,選出一個正確的答案,并將所選項前的字母填寫在答題紙的相應位置上。)
1、下列作品中屬于先秦歷史散文的是()
A.《老子》B.《左傳》C.《漢書》D.《呂氏春秋》2、在先秦說理文中,最有文學價值的是()
A.《論語》B.《老子》C.《莊子》D.《孟子》3、《七發》的作者是()
A.揚雄B.賈誼C.司馬相如D.枚乘
4、中國文學史上第一個大力寫作五言詩的人是()A.班固B.曹丕C.曹植D.謝朓
5、中國文學史上第一個山水詩人是()
A.陶淵明B.謝靈運C.謝朓D.王維
6、魏晉南北朝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志怪小說是()
A.《搜神記》B.《幽冥錄》C.《博物志》D.《世說新語》7、下列作家中屬于初唐四杰的詩人是()
A.杜審言B.沈佺期C.宋之問D.王勃8、柳宗元散文中成就最高的一類是()
A.論說文B.寓言C.傳記D.山水游記9、宋代最大、最有影響的詩歌流派是()
A.西昆派B.江西詩派C.四靈詩派D.江湖詩派10、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的宋代詞人是()
A.晏殊B.蘇軾C.李清照D.姜夔
三、名詞解釋(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5分,共15分。請在答題紙的相應位置上作答。)
1、“風雅”精神
2、太康詩風
3、半山體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請在答題紙的相應位置上作答。)
1、《古詩十九首》的題材內容
2、陶淵明詩歌的藝術特色
3、簡析杜詩的敘事藝術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20分,共40分。請在答題紙的相應位置上作答。)
1、結合作品,分析李白詩歌的藝術成就
2、結合作品、論述辛棄疾對詞境的開拓
中國現代文學部分
一、填空題(本大題共10個空,每空1分,共10分。請將答案填寫在答題紙的相應位置上。)
1.1917年1月,《新青年》發表胡適的《》,這是倡導文學革命的第一篇文章。
2.在初期象征詩派詩人中,是全面探索象征主義詩歌理論,并全力創作、實驗象征主義詩歌的探路者。
3.甲寅派主要人物是。
4.1907年2月,由中國留日學生李叔同、曾孝谷等組織成立的大力倡導和上演“文明新戲”。
5.《海濱故人》的作者是。孫柔嘉是小說《》中的人物。
6.1930年,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在上海成立,魯迅在會上做了《》的重要講話。
7.《雷雨》中最具“雷雨”式激情的人物是。
8.張恨水的小說《》以金燕西和出身寒門的女子冷清秋的婚姻悲劇為主線。
9.延安文藝座談會后, 解放區的民歌體敘事詩取得了較高成就, 出現了李季的
《》和阮章競的《漳河水》等著名敘事長詩。
二、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備選項中,選出一個正確的答案,并將所選項前的字母填寫在答題紙的相應位置上。)
1.郭沫若的詩集《女神》中,體現著非常明顯的()A.進化論思想B.階級論思想
C.泛神論思想D.無政府主義思想
2.郁達夫表現“五四”青年性苦悶的小說是()A.《薄奠》B.《沉淪》
C.《春風沉醉的晚上》D.《遲桂花》
3.魯迅的《秋夜》中,抗擊黑暗勢力的象征物是()A.奇怪而高的天空B.直刺的棗樹
C.小粉紅花D.窘得發白的月亮4.下列作家中屬于文學研究會的是()
A.郭沫若B.馮至
C.聞一多D.葉紹鈞
5.冰心的小說《超人》中的“超人”是()
A.穎銘B.穎石
C.何彬D.愛牟
6.《沉思》《微笑》等王統照早期小說,主要表現()A.北方農民的現實生活B.社會現實的弊端C.“愛”與“美”的追求與幻滅D.濃厚的佛教思想
7.梅行素是茅盾哪部小說中的人物形象()A.《幻滅》B.《虹》
C.《腐蝕》D.《子夜》
8.三十年代,大力倡導幽默閑適小品文的作家是()A.林語堂B.陳西瀅
C.梁實秋D.何其芳9.《邊城》中,翠翠所愛的人是()
A.天保B.順順
C.柏子D.儺送
10.《鬼戀》、《風蕭蕭》的作者是()
A.無名氏B.路翎
C.徐訐D.張愛玲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5分,共10分。請在答題紙的相應位置上作答。)
1.鄉土小說
2.詩歌“三美”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請在答題紙的相應位置上作答。)
1.簡述“五四”十年文學的基本特征。
2.簡述老舍小說的藝術特色。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20分。請在答題紙的相應位置上作答。)
1.論述《寒夜》深刻的思想意蘊。
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代文學參考答案
中國古代文學部分:
一、填空題(每小題1分,共15分)
1、《山海經》2、五百3、《戰國策》4、《長門賦》5、《詠史》6、《燕歌行》
7、王粲、劉楨8、新體詩9、《長恨歌》10、無題11、梅堯臣12、柳永13、王安石
二、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1.B2.C3.D4.C5.B6.A7.D8.D9.B10.C
三、名詞解釋(每小題5分,共15分)
1、“風雅”精神
《詩經》表現出的關注現實的熱情、強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識、真誠積極的人生態度,被后人概括為“風雅”精神,直接影響了后世詩人的創作。
2、太康詩風
太康詩風指以陸機、潘岳為代表的西晉詩風,總體特征是繁縟。追求華辭麗藻,描寫繁復詳盡,大量運用排偶。
3、半山體
王安石晚年號半山,其后期最有代表性的是寫景抒情的絕句,精雅絕倫,豐神遠韻,人稱“王荊公體”,或“半山體”。
四、簡答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
1、《古詩十九首》的題材內容
其基本內容是抒發游子的羈旅情懷和思婦的閨愁。其次,透徹揭示人生哲理。第三,表現游子痛苦的體驗和獨特的感受。
2、陶淵明詩歌的藝術特色
自然,是陶詩的總體藝術特征,詩歌是其日常生活的詩化。其次,情、景、理相融相生。另外,平淡中見警策,樸素中見綺麗。
3、簡析杜詩的敘事藝術
首先,杜詩用敘事手法寫時事,即事名篇,把敘事手法發展到新的高峰。其次,杜詩敘
事既敘事件經過,又著力于細節描寫,從細微處見出真實、展開畫面,把人引入某種氛圍、某種境界。另外,杜詩敘事,融入了強烈的感情。這是詩歌表現方法的一種轉變,是杜詩異于盛唐詩歌的地方。
五、論述題(每小題20分,共40分)(答題要點)
1、結合作品,分析李白詩歌的藝術成就
首先,李白詩歌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主要表現為側重抒寫豪邁氣概和激昂情懷,很少對客觀物象和具體事件做細致描繪。
其次,李白詩歌的想象變幻莫測,往往發想無端。
第三,李白詩歌頗多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壯美意象,也不乏清新明麗的優美意象。2、結合作品、論述辛棄疾對詞境的開拓
辛詞內容廣博豐厚,其開拓性主要表現在三方面:
首先,辛詞拓展出一類虎嘯風生、氣勢豪邁的自我英雄形象,是唐宋詞史上獨一無二的個性鮮明豐滿的英雄形象。
其次,對豐富復雜的心靈世界有深廣的拓展。第三,呈現出豐富多彩的鄉村風景與鄉村人物。
中國現代文學部分:
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10分)
1.文學改良芻議2.李金發3.章士釗4.春柳社5.廬隱;圍城
6.對于左翼作家聯盟的意見7.繁漪8.金粉世家9.王貴與李香香
二、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20分)
1.A2.B3.B4.D5.C
6.C7.B8.A9.D10.C
三、名詞解釋題(每題5分,共10分)
1.鄉土小說
五四文學革命以后興起的現實主義小說流派。大約形成于二十年代中期。成員以文學研究會作家為主,也包括語絲社、未名社的一部分青年作家,主要代表有潘訓、許杰、許欽文、
魯彥、彭家煌、臺靜農、蹇先艾、王任叔、黎錦明等。他們以記憶中的故土鄉鎮作為創作背景,大多以客觀寫實的方法揭示農民的悲劇命運,描繪故鄉風土人情,映現了鮮明的具有特異性的地方色彩。
2.詩歌“三美”
由聞一多倡導。“三美”理論主張詩歌創作要有音樂的美、繪畫的美、建筑的美。音樂的美,主要是指音節和韻腳的和諧。繪畫的美,主要是指詩的詞藻要力求美麗、富有色彩。建筑的美,主要是指節與節之間要勻稱,行與行之間要均齊。這一主張奠定了新格律學派的理論基礎,對新詩的發展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四、簡答題(每題10分,共20分)
1.簡述“五四”十年文學的基本特征。
思想啟蒙的倡導和理性精神的張揚;“鄉愁”、“自敘”的苦悶和感傷情調的流行;藝術風格的個性化追求;創作方法的多樣化探索等。
2.簡述老舍小說的藝術特色。
老舍善于以幽默的筆調和喜劇性的手法反映市民社會平凡日常的生活,運用純熟的北京話,側重從文化風俗和世態人情方面反映社會現實。
五、論述題(20分)
論述《寒夜》深刻的思想意蘊。
巴金的小說《寒夜》通過性格悲劇和家庭悲劇寫社會時代的悲劇,控訴黑暗社會制度毀滅人的罪惡,替小人物,特別是那些平凡的知識分子喊出痛苦的呼聲。汪文宣、曾樹生、汪母三人都是“好人”,但黑暗的社會制度和戰時苦難的生活,毀滅了他們曾有的理想和抱負,扭曲了他們的性格,導致他們相互傷害。在性格悲劇、家庭悲劇的背后,實際是一出社會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