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成人高考倒計時
      2025,10,18
    • 2025年成人高考倒計時
      2025,10,18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成人高考 - 備考 - 成考問一問

    2023年河北專升本環境工程/環境科學/環境生態工程等專業考試大綱

    2025-08-12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2023年河北專升本環境工程/環境科學/環境生態工程等專業考試大綱已發布!分為環境保護概論、環境監測兩部分,考試采用閉卷、筆試形式,各部分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75分鐘,試卷包括名詞解釋、單項選擇題、簡答題和論述題等。考試主要內容、參考書目、樣題等具體信息如下,請考生參考。

    第一部分環境保護概論

    Ⅰ課程簡介

    一、內容概述與要求

    《環境保護概論》是環境工程、環境科學、環境生態工程和生態環境工程技術專業學生的重要專業基礎課程。課程系統介紹了有關環境保護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重點闡述水體環境、大氣環境、土壤環境、生態環境、物理等環境的自然特征以及污染的產生、發展和危害,使學生了解各種環境污染的控制和治理措施,理解可持續發展與循環經濟、環境規劃與管理等相關內容及研究進展,為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打下必要的專業基礎,幫助學生掌握系統的專業知識,形成合理的知識結構。

    二、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考試采用閉卷、筆試形式,全卷滿分150分,考試時間75分鐘。

    試卷包括名詞解釋、單項選擇題、簡答題和論述題。單項選擇題是四選一。名詞解釋

    20分,選擇題60分,簡答題40分,論述題30分。

    II.知識要點與考核要求

    一、緒論

    1、知識范圍

    環境及其組成、環境問題和環境科學、環境與人類健康的關系、環境保護的發展歷程。

    2、考核要求

    (1)了解環境、環境質量、環境問題、環境科學的概念,了解環境的分類、環境問題的分類。

    (2)理解環境的功能、環境污染物對人體作用的影響因素、環境污染物在人體內的轉化、環境容量的含義。

    (3)掌握環境問題的性質和實質、環境污染物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二、生態系統與資源保護

    1、知識范圍

    生態系統的組成及功能、生態平衡及其失調、環境保護中的生態學。

    2、考核要求

    (1)了解生態系統、生態平衡的概念與特征、生態失衡。

    (2)理解維持生態平衡的途徑、生態學的一般規律、碳循環的影響、氮循環的影響。

    (3)掌握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及功能、生態學在環境保護中的應用。

    三、可持續發展戰略與循環經濟

    1、知識范圍

    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提出、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循環經濟及其特征、清潔生產與清潔生產審核。

    2、考核要求

    (1)了解可持續發展的內涵及意義、清潔生產與清潔生產審核的概念。

    (2)理解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原則、循環經濟的特征、循環經濟的3R原則、清潔生產的主要內容。

    (3)掌握實施清潔生產的基本途徑。

    四、大氣污染及其防治

    1、知識范圍

    大氣的結構與組成、大氣污染源及大氣污染物、影響大氣污染的氣象因素、大氣污染的防治。

    2、考核要求

    (1)了解大氣的結構與組成、大氣污染與大氣污染物的含義、對流層的特點。

    (2)理解大氣穩定度的變化、酸雨的形成、臭氧層的破壞、溫室效應、主要大氣污染物控制技術。

    (3)掌握主要大氣污染物的來源、影響大氣污染的氣象因素、大氣污染的危害、大氣污染綜合控制的原則。

    五、水污染及其防治

    1、知識范圍

    水體環境、水體污染及危害、水污染的綜合防治、廢水處理方法。

    2、考核要求

    (1)了解水體、水體污染、水體污染源的概念。了解天然水中的主要物質、水體污染源類型。

    (2)理解水體污染綜合防治的基本原則、廢水處理的基本方法、城市污水的處理。(3)掌握水體主要污染物及其指標、水體自凈理論、水體富營養化成因及防治。

    六、土壤污染及其修復

    1、知識范圍

    土壤污染、土壤有機污染與修復、土壤無機污染與修復。

    2、考核要求

    (1)了解土壤組成、土壤污染的概念與特點、土壤污染物與污染源、土壤污染的發生類型、土壤背景值。

    (2)理解土壤環境容量含義、土壤的自然凈化過程、土壤有機污染的修復、土壤無機污染的修復。

    (3)掌握有機農藥在土壤中的遷移、降解和殘留,塑料制品在土壤中降解、殘留和危害,土壤的酸化、土壤的重金屬污染與修復。

    七、固體廢物處理與資源化

    1、知識范圍

    固體廢物的分類、特點和危害,固體廢物的綜合防治,固體廢物的處理和資源化。

    2、考核要求

    (1)了解固體廢物的概念、特點、分類和危害,了解危險廢物的概念。(2)理解固體廢物的一般處理技術。

    (3)掌握固體廢物的資源化途徑及應用。

    八、噪聲及其他物理污染與控制

    1、知識范圍

    噪聲污染及其控制、放射性污染及防治、電磁輻射污染及控制、熱污染與光污染。

    2、考核要求

    (1)了解噪聲污染、放射性污染、電磁輻射污染、熱污染、光污染的概念。(2)理解噪聲污染、電磁輻射污染、熱污染的來源和危害。

    (3)掌握噪聲污染的控制途徑、放射性污染的防治、熱污染的防治。

    九、環境管理

    1、知識范圍

    環境保護法、環境管理制度、環境標準。

    2、考核要求

    (1)了解環境保護法的目的、任務和作用,環境管理的含義及內容、環境標準的定義。(2)理解環境保護法的法律責任、環境標準的作用。

    (3)掌握環境保護法體系構成、中國主要的環境管理制度、環境標準的分類。

    III.模擬試卷及參考答案

    河北省普通高等學校專升本考試環境保護概論試卷

    (考試時間:75分鐘)

    (總分:150分)

    說明:請在答題紙的相應位置上作答,在其它位置上作答的無效。

    一、名詞解釋(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4分,共20分。請將答案填寫在答題紙的相應位置上。)

    1.環境質量

    2.環境污染

    3.生態系統

    4.可持續發展

    5.土壤環境容量

    二、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備選項中,選出一個正確的答案,并將所選項前的字母填涂在答題紙的相應位置上。)

    1、下列哪一種環境不屬于聚落環境的范疇。

    A.院落環境B.村落環境C.地理環境D.城市環境2、下列哪一個原則不屬于可持續發展思想的基本原則。

    A.公平性原則B.持續性原則C.共同性原則D.全球性原則

    3、環境污染按污染產生的來源分為。

    A.工業污染、農業污染、交通運輸污染、水污染等B.工業污染、農業污染、大氣污染、水污染等

    C.工業污染、農業污染、大氣污染、生活污染等

    D.工業污染、農業污染、交通運輸污染、生活污染等4、大氣的臭氧層對人體是有益的因為它能。

    A.吸收紫外線B.吸收紅外線C.阻擋微波輻射D.防止酸雨5、顆粒污染物中,粒徑在10微米以下的稱為。

    A.TSPB.飄塵C.降塵D.煙塵

    6、下列不屬于生態系統功能的是。

    A.能量流動B.物質循環C.生態演替D.信息傳遞

    7、雷雨天氣發生的閃電現象產生電離作用,可以使大氣中的氮氧化物氧化成硝酸鹽,經雨水而進入土壤,這一過程屬于。

    A.大氣固氮B.生物固氮C.工業固氮D.巖漿固氮

    8、自然和人為活動排入大氣中的污染物主要在活動。

    A.對流層B.平流層C.中間層D.電離層

    9、不屬于按照污染物發生的類型劃分的大氣污染源。

    A.生活污染源B.固定污染源C.工業污染源D.農業污染源

    10、屬于大氣氣態顆粒污染物。

    A.粉塵B.飛灰C.霧D.黑煙

    11、屬于最 有效的大氣污染控制對策與措施。

    A.加高煙筒向高空釋放污染物B.多設置廢氣處理設施

    C.采用清潔能源及清潔煤技術D.加強對汽車尾氣的治理

    12.美國科幻電影《后天》描述了“明天之后”的未來世界:北半球冰川融化,地球進入第二冰河期,海嘯、龍卷風在全世界肆虐……,所有者一切都起源于。

    A.溫室效應B.酸雨危害C.森林破壞D.土地沙漠化

    13、下列除塵設備中,的除塵效果最差。

    A.離心力除塵器B.洗滌式除塵器C.靜電除塵器D.重力除塵器

    14、下列方法中,不屬于去除氮氧化物污染氣體的吸收法技術。

    A.堿液吸收法B.硫酸吸收法C.活性炭法D.熔融鹽法

    15、以下不屬于有毒的化學水質指標的是。

    A.重金屬B.多環芳烴C.各種農藥D.溶解氧

    16、BOD和COD這兩個水質指標是用來表示水中的含量的。

    A.懸浮固體B.細菌總數C.有機物D.氰化物

    17、在水污染中,下列哪一類污染不屬于物理性污染?。

    A.酸堿污染B.懸浮物污染C.熱污染D.放射性污染

    18、以下不屬于污水處理技術化學法的是?。

    A.混凝B.磁力分離C.氣浮D.溶劑萃取

    19、一般的污水處理廠中采用的活性污泥法,主要是去除。

    A.酸B.氮C.BODD.磷

    20、下列選項中,哪一個屬于根據土壤污染物屬性劃分的土壤污染類型?。

    A.化學污染型B.大氣污染型C.綜合污染型D.農業污染型

    21、土壤凈化類型中,可真正實現將污染物從土壤中去除的目的。

    A.物理凈化B.化學凈化C.生物凈化D.物理化學凈化

    22、下列哪種污染物不屬于土壤有機污染物的來源?。

    A.重金屬B.石油C.農藥D.多環芳烴

    23、下列哪一個不屬于土壤污染特點?。

    A.隱蔽性和潛伏性B.不可逆性和長期性

    C.以自然污染為主D.危害的嚴重性

    24、下列不屬于固體廢棄物特點的是。

    A.不可利用性B.污染的特殊性C.危害的嚴重性D.資源性

    25、城市垃圾是一類重要的固體廢棄物,下列選項中不屬于焚燒城市垃圾的意義的是。

    A.保護大氣環境B.回收熱資源

    C.減少垃圾體積D.殺滅各種病原微生物

    26、在電磁輻射波譜中,光不包括。

    A.紅外線B.可見光C.X射線D.紫外線

    27、1986年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中主要是。

    A.化學物質B.細菌C.放射性物質D.熱

    28、下列哪種物質對人體造成的危害屬于慢性危害。

    A.農藥B.一氧化碳C.鉛D.甲醛

    29、下列不屬于根據環境管理的職能及性質而劃分的環境管理類型的是。

    A.環境規劃管理B.環境質量管理C.微觀環境管理D.環境監督管理

    30、工業污染源的有效防治措施是實施清潔生產,清潔生產中采用的技術路線不包括。

    A.以無毒無害的原料和產品代替有毒有害的原料和產品

    B.改革生產工藝,減少對原料、水及能源的消耗

    C.采用非循環用水系統

    D.回收利用廢水中的有用成分,使廢水濃度降低。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10分,共40分。)

    1、生態平衡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影響大氣污染的氣象因素有哪些?

    3、簡述水體污染物的分類。

    4、固體廢物的資源化途徑有哪些?

    三、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

    1、論述生態學在環境保護中的應用。

    2.論述農藥在土壤中的遷移、降解和殘留。

    環境保護概論參考答案

    一、名詞解釋(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4分,共20分。)

    1.環境質量:一般是指在一定的時間內,環境的總體或環境的某些要素,對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經濟發展的適宜程度,是反映人群的具體要求而形成的對環境評定的一種概念。

    2.環境污染:污染物進入環境,并在環境中遷移、擴散和轉化,使環境系統結構和功能發生變化,對人類生存和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3.生態系統:指由生物群落與無機環境構成的統一整體,由無機環境與生產者(綠色植物)、消費者(草食動物和肉食動物)以及分解者(腐生微生物)4部分組成。

    4.可持續發展:指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損害后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是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之一。

    5.土壤環境容量:指一定的土壤環境單元,在一定的時限內,遵循環境質量標準,既維持土壤生態系統的正常結構與功能,保證農產品生物學的產量和質量,也不使環境系統污染時,土壤環境所能容納污染物的最大負荷量。

    二、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

    題號12345678910
    答案CDDACCAABD
    題號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CADCDCACCA
    題號21222324252627282930
    答案CBCAACCCCC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10分,共40分。)

    1、簡述生態平衡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生態系統的組成與結構穩定。

    (2)物質和能量的輸入輸出基本相等,流動與循環穩定。

    (3)信息傳遞暢通。

    (4)具有良好的自調能力。

    2、影響大氣污染的氣象因素有哪些?

    (1)風。風向決定污染物擴散的方向,風速決定污染物擴散和稀釋的快慢和程度。

    (2)大氣穩定度。大氣越不穩定,污染物的擴散速度就越快,反之,則越慢。

    (3)降水。降水能有效地吸收和淋洗空氣中的各種污染物。

    (4)霧。會加重大氣污染的程度。

    3、簡述水體污染物的分類。

    水體污染物分成化學性污染物、物理性污染物和生物性污染物三類。

    (1)化學性污染物:無機無毒物、無機有毒物、有機無毒物、有機有毒物。

    (2)物理性污染物:顆粒狀污染物、熱污染、放射性污染物。

    (3)生物性污染物:致病菌、寄生蟲、病毒。

    4、固體廢物的資源化途徑有哪些?

    (1)物質回收。從廢棄物中回收對人類有用的物質(如玻璃、金屬、紙張等),重新利

    用。

    (2)物質轉換。利用廢棄物制取新形態的物質,如利用粉煤灰生產建材。

    (3)能量轉換。從廢物利用過程中回收熱能或者電能,如通過有機物的焚燒處理回收熱量。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

    1、論述生態學在環境保護中的應用。

    生態學在環境保護領域的多個方面有著廣泛而有效的應用,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全面評價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按照生態學的原則,對自然生態系統采取一項措施時,該措施的性質和強度不應超過生態系統的忍耐限度,否則會導致生態平衡的破壞,產生不利影響。

    (2)充分利用生態系統的調節能力。在環境污染的防治中,合理利用生態系統的自凈

    能力,一方面可以減輕環境污染,另外一方面可以節省人工治理的費用。

    (3)制定城市或者地區的生態規劃。生態破壞是人們違背了生態規律造成的,利用生態學原理,對某一地區的社會、經濟、技術和環境制定綜合規劃,可以科學地利用資源、促進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使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

    (4)綜合利用資源和能源。利用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原理,建立閉路循環工藝,發展生態農業和生態工業,實現資源和能源的綜合利用,杜絕浪費和無謂的消耗。

    (5)闡明污染物在環境中的遷移轉化規律。通過對污染物在生態系統中遷移和轉化規律的研究,可以弄清楚污染物對環境危害的范圍、途徑和后果,對環境標準的制訂、環境質量評價以及污染危害防治都具有重要意義。

    (6)環境質量的生物監測和生物評價。利用生物所發出的信息,判斷污染物的種類和污染登記。用生物學方法對環境質量進行評定和預測。

    2.論述農藥在土壤中的遷移、降解和殘留。農藥進入土壤的途徑主要有

    (1)土壤對農藥的吸附作用。農藥通過物理吸附、化學吸附、氫鍵結合和配位鍵結合等形式吸附在土壤顆粒表面,從而降低了其移動性和生理毒性。

    (2)農藥在土壤中的遷移。進入土壤中的農藥,在被土壤固相吸附的同時,還可以通過氣體揮發、水的淋溶、生物吸收等形式擴散遷移,因而導致大氣水體和生物污染。

    (3)農藥在土壤中發生降解。農藥作為人工合成的有機化合物,在各種因素下逐漸分解,最終轉化成水、二氧化碳及氯等簡單的無機化合物。農藥在土壤中的降解,包括光化學降解、化學降解和微生物降解。

    (4)農藥在土壤中的殘留。由于農藥的化學結構、性質不同,它們在環境中的分解難易也各不相同。這種在土壤中的持續性常用半衰期來表示。土壤質地狀況、有機質含量、溫度、水分含量、土壤微生物群落、耕作制度、作物類型等因素,對農藥殘留都有影響。

    第二部分環境監測

    I.課程簡介

    一、內容概述與要求

    《環境監測》是環境類專業專科升本科的一門考試科目。該課程要求學生了解及理解環境監測的對象和環境監測的目的;了解河流斷面的布設原則,了解常規環境空氣質量監測點位布設的原則和要求;掌握環境監測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掌握環境中重要監測指標的布點采樣方法、預處理技術及分析技術;掌握監測方案的制訂方法;理解環境監測新方法、新技術及其發展趨勢。訓練和培養學生具有綜合應用多種方法解決環境監測實際問題的能力,進一步培養學生與時俱進、發展新方法和新技術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為今后獨立從事環境保護工作和環境科學研究奠定堅實的基礎。環境監測考試從三個層次上對考生進行測試,較低層次的要求為“了解”,較高層次的要求為“理解”和“掌握”。這里“了解”和“理解”是對概念與理論提出的要求。“掌握”是對方法、運算能力及應用能力提出的要求。

    二、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考試采用閉卷、筆試形式,滿分150分,考試時間75分鐘。

    試題類型包括名詞解釋、選擇題(單項選擇題)、填空題、問答題、計算題。

    試卷分值:名詞解釋20分;選擇題40分;填空題40分;問答題30分;計算題20分。

    II.知識要點與考核要求

    一、緒論

    1、知識范圍

    環境監測的對象、定義、環境優先污染物及優先監測、環境標準的定義、分類和分級。

    2、考核要求

    (1)了解環境監測的對象。理解環境監測的定義,理解優先監測污染物的概念及特點。(2)理解環境標準的作用以及在環境監測工作中的重要意義。

    (3)理解環境標準的概念,掌握環境標準的分類與分級情況。

    二、監測方案的制定

    1、知識范圍

    環境監測的技術路線、監測方案的制定、環境監測的質量保障。

    2、考核要求

    (1)理解環境監測技術路線的內容和作用。(2)理解環境監測的質量保障體系。

    (3)掌握環境監測方案的制定。

    三、水和廢水監測

    1、知識范圍

    水樣的采集、保存、運輸和預處理;水中理化指標檢驗(水溫、pH值、懸浮物、電導率、濁度、色度);水中營養鹽及有機綜合性指標測定(氨氮、總氮、總磷、溶解氧、高錳酸鹽指數、COD、BOD5、TOC和TOD);水中無機陰離子指標的測定(氟化物、氰化物、硫化物、氯化物、硫酸鹽);金屬及其化合物指標(銅、鋅、鐵、汞、鎘、鉻、鉛、砷);有機物指標(揮發酚、油類);底質監測。

    2、考核要求

    (1)了解河流監測斷面的布設原則。理解背景斷面、對照斷面、控制斷面、削減斷面的含義。(2)理解底質監測的目的意義。

    (3)掌握水與廢水監測斷面和監測點位的設置方法。

    (4)掌握水樣的類型、水樣保存的基本要求和保存方法。(5)理解水樣預處理的目的,掌握水樣預處理的方法。

    (6)掌握水樣色度的測定方法,會根據水質污染情況選擇適宜的測定顏色的方法。(7)掌握水樣溶解氧的測定方法(GB7489-89碘量法)。

    (8)掌握DO、COD、BOD5的計算。

    四、空氣及廢氣監測

    1、知識范圍

    監測點位的布設、采樣時間和采樣頻率的確定、直接采樣法和富集(濃縮采樣法)、采樣儀器;氣態污染物和顆粒物的監測方法;氣體體積換算。

    2、考核要求

    (1)了解常規環境空氣質量監測點位布設的原則和要求。

    (2)了解溶液吸收法吸收液的選擇原則,掌握提高吸收效率的方法。(3)理解常見的氣態污染物和顆粒物的測定方法。

    (4)理解空氣樣品的直接采樣法和間接采樣法的適用情況、具體包括的方法種類、特點。

    (5)掌握空氣質量監測點的布設方法,能根據監測區域的實際情況,選擇相應的布點方法。(6)掌握氣體體積的換算方法。

    (7)掌握空氣中TSP濃度的計算方法。

    五、土壤及固體廢物監測

    1、知識范圍

    土壤樣品采樣點的布設,土壤樣品的采集、加工與預處理、土壤中的常規監測項目。

    2、考核要求

    (1)了解土壤樣品的采集與加工。(2)理解土壤樣品的預處理方法。六、噪聲及振動污染監測

    1、知識范圍

    (1)聲音的物理特性和量度,噪聲的物理量,噪聲測量儀器。(2)環境噪聲監測的要求。

    2、考核要求

    (1)了解噪聲測量儀器,理解環境噪聲監測的要求。(2)理解聲壓、聲壓級和聲級的含義。

    Ⅲ模擬試卷及參考答案

    河北省普通高等學校專升本考試環境監測試卷

    (考試時間:75分鐘)

    (總分:150分)

    說明:請在答題紙的相應位置上作答,在其他位置上作答的無效。

    一、名詞解釋(本大題共5個名詞解釋,每個名詞解釋4分,共20分,請將答案填寫在答題紙的相應位置上)

    1、環境監測2、化學需氧量3、空氣質量評價點4、環境標準5、揮發酚

    二、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備選項中,選出一個正確的答案,并將所選項前的字母填寫在答題紙的相應位置上。)

    1、制定污染物排放標準的依據是()。

    A、環境質量標準B、環境基礎標準C、環境方法標準D、環境標準物質標準2、對于江河水系水樣采樣點位的確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當水面寬小于50m時,只設一條中弘垂線。

    B、水面寬50-100m時,設兩條等距離垂線。

    C、水面寬100-1000m時,設三條等距離垂線。

    D、水面寬大于1500m時,設四條等距離垂線。

    3、鉻的毒性與其存在的狀態有極大的關系,對人體來說,()鉻具有強烈的毒性。

    A、二價B、三價C、六價D、零價

    4、目前,國內外普遍規定于()分別測定樣品培養前后的溶解氧,二者之差即為BOD5

    值,以氧的mg/L表示。

    A、20±1℃條件下培養100dB、常溫常壓下培養5d

    C、20±1℃條件下培養5dD、20±1℃條件下培養3d 5、下列采樣方法中屬于富集采樣法的有()。

    A、用塑料袋采集工藝廢氣B、用吸收液吸收空氣中SO2

    C、用真空瓶采集工藝廢氣D、用注射器采集車間廢氣

    6、《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劃分的水域環境功能類別數為()。

    A、五類B、四類C、三類D、六類

    7、我們通常所稱的氨氮是指()。

    A、游離態的氨、銨離子和有機氮化合物C、游離態的氨及銨離子B、游離態的氨及有機氮化合物D、游離態的氨

    8、測定溶解氧的水樣應在現場加入()作保存劑。

    A磷酸B硝酸C氯化汞DMnSO4和堿性KI

    9、以下()是空氣污染物濃度的常用表示方法。

    A、mol/LB、mg/m3C、g/LD、都不是

    10、環境質量標準、污染物排放標準、環境基礎標準、樣品標準和方法標準統稱為(),是我國環境法律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A、環境系統B、環境認證C、環境質量D、環境標準11、有多個污染源,且污染源分布較均勻的地區,常采用()布點方法。

    A、同心圓法B、網格法C、扇形法D、功能區法12、TSP的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為()。

    A、0-10 µmB、0-50 µmC、0-100 µmD、10-100µm13、甲醛法測定SO2時,其顯色反應的介質條件為()。

    A、酸性B、中性C、堿性D、任何條件均可14、土壤樣品測定,以下項目中()可用風干土樣。

    A、揮發酚B、鎘C、硝態氮D、銨態氮

    15、對于一條河流設置監測斷面時,削減斷面一般應設在城市最后一個排放口下游()米以外的河段上。

    A、500-1000B、500C、1500D、100

    16、水體控制斷面是為了解()而設置。

    A、受污染水體的混合程度B、受污染水體的現狀和變化C、受污染水體污染減緩程度D、以上都不對

    17、聲音的頻率范圍是()。

    A、20Hz<f<20000HzB、f<200Hz或f>20000Hz C、f<200Hz或f>2000HzD、20Hz<f<2000Hz

    18、COD是指示水體中()的主要污染指標。

    A、氧含量B、含營養物質量C、含有機物及還原性無機物量D、無機物19、測定BOD5時下列哪種廢水應進行接種()。

    A、有機物含量較多的廢水B、較清潔的河水

    C、生活污水D、含微生物很少的工業廢水

    20、測定大氣中NO2時,需要在現場同時測定氣溫和氣壓,其目的是()。

    A、了解氣象因素B、換算標況體積C、判斷污染水平D、以上都對

    三、填空題(本大題共20個空,每空2分,共40分。請將答案填寫在答題紙的相應位置上。)

    1、環境監測的直接目的:一是,二是。

    2、水的色度分為和,其中水樣的色度一般是指。

    3、重要排污口下游的控制斷面一般設在距排污口下游處。

    4、如果在湖面上選點,從水面上到水底每隔一段距離采集一瓶水樣,將它們全部混合,那這瓶水樣稱為水樣。

    5、常規環境空氣質量監測點有、、、。

    6、大氣采樣方法可分為兩類,即和。

    7、河流水質監測斷面上設置采樣點時主要考慮河流的和來確定。

    8、水中溶解氧低于時,許多魚類呼吸困難。

    9、空氣直接采樣法適用于和的情況。

    10、對水樣進行消解分為和。

    三、問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請在答題紙的相應位置上作答。)

    1、下圖是某一河段采樣布點斷面設計圖。

    寫出圖中斷面的名稱AA/,BB/, CC/,DD/, EE/。

    2、一次污染物與二次污染物的區別有哪些?

    3、環境標準是否越嚴越好?為什么?

    四、計算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請將解答的主要過程、步驟和答案填寫在答題紙的相應位置上。)

    1、取酸化水樣100.00 mL于250mL錐形瓶中,用剛標定的0.011mol/L硫代硫酸鈉溶液滴定,呈淡黃色,加入1mL淀粉溶液繼續滴定至藍色剛好褪去,消耗硫代硫酸鈉溶液8.00mL,請計算水樣的溶解氧濃度并指出符合地表水幾級標準。

    2、已知處于100.30kPa、20℃狀況下空氣中SO2的體積分數為20mL/m3,換算成標準狀況下以mg/m3為單位表示的質量濃度值。

    環境監測參考答案

    一、名詞解釋(每小題4分,共20分)

    1、環境監測:運用各種分析手段、測試手段對影響環境質量因素的代表值進行測定,以確定環境質量(或污染程度)及其變化趨勢。

    2、化學需氧量:水樣在一定條件下,氧化1升水樣中還原性物質所消耗的氧化劑的量,以mg/L表示(綜合指標)。

    3、空氣質量評價點:以監測地區的空氣質量趨勢或各環境質量功能區的代表性濃度為目的而設置的監測點。

    4、環境標準:為了防治環境污染,保護人體健康,合理利用資源,促使生態良性循環,促進經濟發展,依據環境保護法和有關政策,對環境保護中的各項工作所制定的技術規范和要求。

    5、揮發酚:沸點在230℃以下的有毒物質。

    二、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1.A2.A3.C4.C5.B6.A7.C8.D9.B10.D

    11.B12.C13.A14.B15.C16.D17.A18.C19.D20.B

    三、填空題(每空2分,共40分。)

    1、確定環境質量水平掌握環境污染的程度

    2、真色表色真色

    3、500~1000m

    4、綜合

    5、污染監控點空氣質量評價點空氣質量對照點空氣質量背景點

    6、直接采樣法富集(濃縮)采樣法

    7、水面寬水深

    8、4mg/L

    9、污染物濃度較高測定方法較靈敏

    10、干灰化法濕式消解法

    三、問答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

    1、答:AA/對照斷面BB/控制斷面CC/控制斷面DD/控制斷面EE/削減斷面

    2、一次污染物與二次污染物的區別?

    答:一次污染物是直接從污染源排放到空氣中的有害物質。二次污染物是一次污染物在空氣中相互作用,或它們與空氣中正常組分之間發生反應生成新的物質。它們的性質與一次污染物性質截然不同,多為膠態,毒性較大。

    3、環境標準是否越嚴越好?為什么?

    答:環境標準是國家為保護人群健康和維持生態平衡,在綜合分析自然環境特征的基礎上,根據國家的環境政策和法規、環境污染物的控制技術水平、經濟條件和社會要求,規定環境中污染物的允許含量和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數量和濃度等的技術規范。環境標準是政策、法規的具體體現。制定的嚴格程度要看當前控制技術水平、經濟條件和社會要求實際情況,并非越嚴越好。

    四、計算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1、DO(mg/L)=M×V×8×1000/V水=0.011×8×8×1000/100=7.04mg/L

    符合地表水Ⅱ類標準

    2、體積分數不隨氣體溫度壓強改變而變化,因此標準狀況下,SO2的體積分數仍為20mL/m3,即20×10-6。

    因此,標準狀況下,SO2的質量濃度=20×10-6×64/22.4=5.714×10-5g/m3=5.714×10-2mg/m3

    1
    意向表
    2
    學習中心老師電話溝通
    3
    查看評估報告
    1、年齡階段

    2、當前學歷

    3、提升學歷目標

    4、意向學習方式

    報考所在地
    *
    *
    *
    - 聲明 -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首頁 考生自助服務系統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小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