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蚌埠工商學院專升本《人力資源管理》考試大綱
2025-07-18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2024年蚌埠工商學院專升本《人力資源管理》考試大綱已公布,大綱包括了考核目標與要求、考試范圍與要求、試卷結構等內容,試卷總分為150分。
2024年專升本《人力資源管理》考試大綱
一、總綱
本大綱適用于:安徽省屬普通高校(以及經過批準舉辦普通高等職業教育的成人高等院校)的應屆全日制普通高職(專科)畢業生;安徽省高校畢業的具有普通高職(專科)學歷的退役士兵。考試是國家承認的招收專科學生升入本科階段學習的選拔性考試,旨在考核學生對于本課程是否達到進入本科學習水平的基本要求。考試需在統一規定的時間內,采用閉卷方式進行。
本大綱旨在規定課程學習和考試的內容和范圍,是實施課程考試的重要依據,也是指導學生高效學習的綱領性文件,有助于考試標準的規范化和具體化。
本大綱的制定旨在貫徹國家和安徽省的相關要求,依據有關政策文件,根據“寬口徑、厚基礎、強能力、高素質”的原則,實現培養人力資源管理中高級應用性人才的目標。考查內容以人力資源管理過程為主線,圍繞人力資源管理活動中的人力資源規劃、工作分析、人員招聘與錄用、人員的培訓與開發、績效管理、薪酬管理、員工關系管理等內容展開,使學生具備堅實的現代企業管理與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的理論基礎,掌握人力資源管理的理論與技術方法,熟練應用人力資源管理工具開展現代人力資源管理活動。考試以人力資源管理相關理論知識為基礎,強調課程的綜合性和實踐應用性,通過對各章節知識要點的扎實掌握和融會貫通實現創新性。
二、學科考查內容綱要
(一)考核目標與要求
本課程考試參考書目:《人力資源管理》(第5版),董克用,李超平等編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9年
《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是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核心基礎課程,在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課程體系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通過對人力資源相關概念、基本理論、業務流程以及案例的教學,培養學生對人力資源相關領域的學習與探究興趣,解決人力資源領域基本問題與現象的能力,使得學生具備更為扎實和全面的學科素養。具體包括:
1.能力目標
具有較強的語言與文字表達、人際溝通、組織協調及領導的基本能力;
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掌握人力資源管理活動中的調研、分析、實施、評估等基本技能;
2.知識目標
掌握人力資源管理的概念、基本理論以及一般框架結構;
了解人力資源管理的發展歷程、應用現狀與發展趨勢;
掌握當前人力資源管理的主要模塊知識;
掌握人力資源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了解人力資源管理活動中法律法規問題。
3.素質目標
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社會責任意識以及誠實經營的品德;
培養學生良好的人際交流與溝通能力;
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在實踐中不斷創新的能力;
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敬業精神和職業素養。
(二)考試范圍與要求
考試范圍主要圍繞人力資源管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人力資源管理六大模塊的知識和方法等主要內容展開。具體考查內容如下:
第一章 人力資源與人力資源管理概述(一般)
第一節 人力資源概述(一般)
人力資源管理的數量與質量
人力資源管理與相關概念
第二節 人力資源管理概述(次重點)
管理及相關問題(一般)
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問題(次重點)
人力資源管理的產生與發展(了解)
第三節 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一般)
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的含義
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特征
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的主要觀點
第二章人力資源管理的理論基礎(一般)
第一節 人性假設理論(次重點)
第二節 激勵理論(一般)
第三節 人力資源管理的環境(一般)
第三章人力資源管理的組織基礎(次重點)
第一節組織文化(一般)
第二節 組織結構(一般)
第三節人力資源管理者和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次重點)
人力資源管理者和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的角色(次重點)
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的組織結構(次重點)
人力資源管理的責任(次重點)
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的績效(一般)
第四章工作分析與勝任力素質模型(次重點)
第一節職位分析概述(一般)
職位分析的目的與作用
第二節 職位分析的具體實施(一般)
職位分析的時機(了解)
職位分析的原則(一般)
職位分析的步驟(一般)
職位分析的方法(定性的方法)(次重點)
職位分析的方法(定量的方法)(一般)
第三節 職位說明書的編寫(次重點)
職位說明書的主要內容
第四節 勝任素質模型(次重點)
勝任素質概述(一般)
勝任素質模型概述(次重點)
勝任素質模型的建立(一般)
第五章 人力資源規劃(重點)
第一節 人力資源規劃概述(次重點)
人力資源規劃的含義
人力資源規劃的內容(重點)
人力資源規劃的分類(一般)
人力資源規劃的意義和作用(一般)
人力資源規劃的程序(了解)
第二節人力資源需求、供給的預測和平衡(重點)
人力資源需求預測(重點)
人力資源供給預測(重點)
人力資源供需的平衡(重點)
第六章 員工招聘(重點)
第一節 員工招聘概述(一般)
招聘的含義與目標(了解)
招聘的工作意義(一般)
影響招聘活動的因素(次重點)
招聘工作的程序(次重點)
第三節招聘的渠道與方法(重點)
內部招募的來源與方法(重點)
外部招募的來源與方法(重點)
內部招募與外部招募的對比(重點)
第四節員工甄選(次重點)
員工甄選的工具
第七章 職業生涯規劃與管理(一般)
第一節 職業生涯規劃與職業生涯管理概述(一般)
第二節 職業生涯規劃與管理的基本理論(次重點)
第三節 職業生涯規劃(一般)
第四節 職業生涯管理(一般)
第八章 培訓與開發(重點)
第一節 培訓與開發概述(次重點)
培訓與開發的含義(一般)
培訓與開發的意義(一般)
培訓與開發的原則(次重點)
培訓與開發的分類(次重點)
培訓與開發的新趨勢(一般)
第二節培訓與開發工作的具體實施(重點)
培訓需求分析(重點)
培訓設計(次重點)
培訓評估和反饋(次重點)
第三節培訓與開發的主要方法(次重點)
第九章 績效管理(重點)
第一節 績效管理概述(次重點)
第二節 績效計劃(重點)
績效計劃的主要內容
績效計劃的工具
第三節 績效監控(一般)
第四節 績效考核(次重點)
績效考核過程模型
績效考核關鍵點
績效考核中的誤區(一般)
第五節 績效反饋(次重點)
第十章 薪酬管理(重點)
第一節 薪酬管理概述(次重點)
薪酬管理的基本決策(重點)
第二節 基本薪酬(重點)
第三節 可變薪酬(重點)
第四節 福利(次重點)
第十一章 員工關系管理(次重點)
第一節 員工關系概述(一般)
第二節 勞動關系(次重點)
勞動合同管理
勞動爭議及其處理程序
第三節 勞動保護(一般)
三、試卷結構
(試卷總分為150分)
序號 | 題型 | 題量 |
1 | 單項選擇題 | 20 |
2 | 判斷題 | 10 |
3 | 名詞解釋題 | 4 |
4 | 論述題 | 2 |
5 | 案例題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