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理工學院2025年普通專升本學前教育專業考試大綱
2025-07-09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淮北理工學院2025年普通專升本學前教育專業考試大綱已公布!本站專升本欄目為安徽專升本學子整理了淮北理工學院2025年普通專升本學前教育專業考試大綱,供備考安徽專升本的大二大三學子參考!考試大綱包含了考試科目、考試范圍和參考書目等信息,詳細內容見下。
一、考試范圍與內容
本綱要以四個回歸為依據,堅持“以本為本”,同時結合人才培養方案,規定考試范圍和內容,主要內容包括:教育學和心理學兩個部分,總分300分。考試側重考查考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同時注意考查考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主要參考教材如下:
1.《教育學原理》,《教育學原理》編寫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第一版。
2.《心理學》,姚本先,高等教育出版社,2024年,第四版。
表12025年學前教育專業專升本考試范圍
專業名稱 | 專業理論考試 | 具體考試范圍 |
學前教育 | 《教育學》 | 詳見考試大綱 |
《心理學》 |
三、考試水平劃分
本綱要的考試水平分為四個層次:A(識記)、B(理解)、C(掌握)、D(綜合運用)。每一較高層次同時包含其較低層次的考試水平。其具體含義為:
A(識記):主要考查考生對專業基礎知識的識別和記憶水平,要求考生能正確地辨別、再認或再現相應的基礎知識,如要求學生能從題目所提供的材料中識別出學過的知識(再認)或者能按題目要求復述學過的知識(再現)。即在記憶水平上考核考生的學習成果。
B(理解):主要考查考生對專業基礎知識的理解程度。除“識記”的要求外,正確理解所學知識的確切含義以及與其相關知識的內在聯系。
C(掌握):主要考查考生對所學專業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初步運用能力。要求考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用所學過的知識及方法解決新情況下出現的簡單問題。
D(綜合運用):主要考查考生對所學專業基礎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要求考生在對專業基礎知識掌握的基礎上,具有系統的、靈活的、較強的綜合應用能力。
四、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1.考核形式:采用閉卷筆答方式。
2.試卷結構(命題單位可依據具體情況在5%的比例內增減)
按知識點分
序號 | 知識科目 | 百分比 | 分值 |
1 | 教育學 | 50% | 150分 |
2 | 心理學 | 50% | 150分 |
按考試水平分
考試水平 | A | B | C | D |
百分比 | 20% | 30% | 30% | 20% |
按考試題型分
題型 | 選擇題 | 填空題 | 判斷題 | 簡答題 | 實踐應用題 |
百分比 | 30% | 20% | 10% | 20% | 20% |
第一部分教育學
、教育學及其發展
知識與技能要點 | 考試條目 | 考試水平 | |||
A | B | C | D | ||
教育學及其研究對象 | 1.教育學和教育科學2.教育學的研究對象 | ||||
教育學的產生和發展 | 1.教育學產生2.教育學發展趨勢 |
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教育理論的發展 | 1.馬克思主義理論在中國傳播2.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時期中國教育理論的探索3.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教育理論的發展 |
二、教育及其本質
知識與技能要點 | 考試條目 | 考試水平 | |||
A | B | C | D | ||
教育的產生與發展 | 1.教育的起源2.教育發展的歷史進程3.當代世界教育發展趨勢 | ||||
教育的基本內涵 | 1.教育的詞源與詞義 2.教育概念3.教育本質 | ||||
教育的要素與形態 | 1.教育基本要素2.教育的主要形態 |
三、教育與社會發展
知識與技能要點 | 考試條目 | 考試水平 | |||
A | B | C | D | ||
社會對教育發展的影響 | 1.生產力對教育的影響2.政治對教育的影響3.人口對教育的影響4.文化對教育的影響 |
教育對社會發展的促進功能 | 1.教育的經濟功能2.教育的政治功能3.教育的人口功能4.教育的文化功能 | |||
教育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地位與作用 | 1.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2.科教興國是一項重要戰略3.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 |
四、教育與人的發展
知識與技能要點 | 考試條目 | 考試水平 | |||
A | B | C | D | ||
人的身心發展及其影響因素 | 1.人的身心發展的內涵及特征2.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的主要因素3.學校教育在個體發展中的獨特價值 | ||||
教育促進個體發展功能 | 1.教育促進個體社會化的功能2.教育促進個體個性化功能3.教育促進個體社會化與個性化的關系 | ||||
教育促進個體發展的條件 | 1.把“育人為本”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根本要求2.把學生作為教育活動和發展的主體3.堅持教育創新 |
五、教育目的
知識與技能要點 | 考試條目 | 考試水平 | |||
A | B | C | D | ||
教育目的概述 | 1.教育目的內涵2.教育目的層次結構3.教育目的社會基礎 |
教育目的的理論基礎 | 1.馬克思主義人的全面發展學說2.馬克思主義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理論 | |||
我國的教育目的 | 1.我國教育目的的歷史演變2.我國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 | |||
素質教育與創新人才培養 | 1.素質教育的提出與發展2.素質教育的內涵3.創新人才的培養 |
六、人的全面發展教育
知識與技能要點 | 考試條目 | 考試水平 | |||
A | B | C | D | ||
德育 | 1.德育的內涵和意義2.德育的目標3.德育的內容 | ||||
智育 | 1.智育的內涵和意義2.智育的目標3.智育的內容 | ||||
體育 | 1.體育的內涵和意義2.體育的目標3.體育的內容 |
美育 | 1.美育的內涵和意義2.美育的目標3.美育的內容 |
勞動技術教育 | 1.勞動技術教育的內涵和意義2.勞動技術教育的目標3.勞動技術教育的內容 |
七、學校教育制度
知識與技能要點 | 考試條目 | 考試水平 | |||
A | B | C | D | ||
學校的形成與發展 | 1.學校的產生2.學校的發展3.現代學校的基本職能 | ||||
現代學校教育制度 | 1.學校教育制度內涵2.我國的學校制度3.部分國家的學校制度 | ||||
學校教育制度的改革 | 1.我國的學校教育制度的改革2.世界范圍內學校教育制度改革趨勢 |
八、課程
知識與技能要點 | 考試條目 | 考試水平 | |||
A | B | C | D | ||
課程概述 | 1.課程的概念2.課程的類型3.課程計劃、課程標準與教科書 | ||||
課程開發 | 1.課程目標的確定2.課程內容的選擇與組織3.課程實施與課程評價 | ||||
課程改革 | 1.21世紀我國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2.當代世界課程改革的趨勢 |
九、教學
知識與技能要點 | 考試條目 | 考試水平 | |||
A | B | C | D | ||
教學概述 | 1.教學的基本內涵2.教學的主要作用3.教學的基本任務 | ||||
教學理論與規律 | 1.教學理論2.教學要素、過程及其規律3.教學原則 | ||||
教學實施 | 1.教學目標2.教學環節3.教學方法4.教學組織形式5.教學評價 | ||||
中小學教學改革 | 1.我國中小學教學改革的趨勢2.當代世界中小學教學改革的趨勢 |
十、教師與學生發展
知識與技能要點 | 考試條目 | 考試水平 | |||
A | B | C | D | ||
教師 | 1.教師職業與教師角色2.教師的權利與義務3.教師的專業發展4.教師與學生的關系 | ||||
班主任 | 1.班主任的角色與作用2.班主任任務與職責3.班主任與班級管理 |
學生 | 1.學生的身心發展的特點2.學生觀3.學生的權利與義務4.學生在教育過程中的地位 |
第二部分心理學
一、緒論
知識與技能要點 | 考試條目 | 考試水平 | |||
A | B | C | D | ||
心理學概述 | 1.心理學的研究對象2.心理學的基本觀點3.心理學的研究內容 | ||||
心理學的歷史與發展 | 1.心理學的歷史2.心理學的發展3.心理學的理論取向 | ||||
心理學的生理基礎 | 1.神經元的結構與功能2.腦的結構與功能3.神經系統的發育 |
二、心理學研究
知識與技能要點 | 考試條目 | 考試水平 | |||
A | B | C | D | ||
心理學研究概述 | 1.心理學研究的目標2.心理學研究的基本原則3.心理學研究的類型4.心理學研究的倫理 |
心理學研究的主要方法 | 1.個案法2.觀察法3.調查法4.測驗法5.實驗法6.文獻法 |
三、心理發展理論
知識與技能要點 | 考試條目 | 考試水平 | |||
A | B | C | D | ||
心理發展理論 | 1.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的心理發展理論2.維果茨基的心理發展理論3.皮亞杰的心理發展理論 | ||||
心理發展的基本問題 | 1.心理發展的先天性和后天性2.心理發展的階段性和連續性3.心理發展的主動性和被動性4.心理發展的關鍵期 | ||||
心理發展的年齡特征 | 1.嬰兒期心理發展的年齡特征2.幼兒期心理發展的年齡特征3.童年期心理發展的年齡特征4.青少年期心理發展的年齡特征5.成年期心理發展的年齡特征 |
四、感覺、知覺與注意
知識與技能要點 | 考試條目 | 考試水平 | |||
A | B | C | D |
感覺 | 1.感覺的含義2.感受性與感覺閾限3.感覺的種類 | ||
知覺 | 1.知覺的含義2.知覺的特征3.知覺的加工和組織4.知覺的種類5.感知規律在教學中的運用 | ||
注意 | 1.注意的含義2.注意的功能3.注意的種類4.注意的品質5.注意規律在教學中的運用 |
五、記憶、思維與想象
知識與技能要點 | 考試條目 | 考試水平 | |||
A | B | C | D | ||
記憶 | 1.記憶概述2.記憶的種類3.記憶的品質4.記憶的信息加工系統5.記憶的規律及策略6.記憶規律在教學中的運用 | ||||
思維 | 1.思維概述2.思維形式3.問題解決 |
想象 | 1.想象和表象2.想象的種類3.想象的功能4.想象的認知加工方式5.想象力的培養 |
六、智力、能力和創造力
知識與技能要點 | 考試條目 | 考試水平 | |||
A | B | C | D | ||
智力 | 1.智力理論2.智力的發展3.智力的開發 | ||||
能力 | 1.能力的含義2.能力的種類3.能力的提升 | ||||
創造力 | 1.創造力的含義2.創造力理論3.創造力的培養 |
七、氣質、性格與自我
知識與技能要點 | 考試條目 | 考試水平 | |||
A | B | C | D | ||
氣質 | 1.氣質含義2.類型3.氣質理論 |
性格 | 1.性格含義2.性格的特征3.性格的類型4.性格與氣質的關系 | |||
自我 | 1.自我的含義 2.自我的特征3.自我的結構 |
八、需要、動機與情緒
知識與技能要點 | 考試條目 | 考試水平 | ||||
A | B | C | D | |||
需要 | 1.類型2.理論 | |||||
動機 | 1.類型2.功能3.沖突4.理論 | |||||
情緒 | 1.功能2.類型3.表情4.基本狀態5.情緒的自我調適 |
九、學習心理
知識與技能要點 | 考試條目 | 考試水平 | |||
A | B | C | D | ||
學習心理概述 | 1.學習的含義2.學習的分類3.學習與心理發展的關系 |
13
學習理論 | 1.行為主義的學習理論2.認知主義的學習理論3.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4.人本主義的學習理論 | |||
高效學習 | 1.高效學習概述2.學習動機的激發3.學習策略的掌握4.學習遷移的使用 |
十、社會心理
知識與技能要點 | 考試條目 | 考試水平 | |||
A | B | C | D | ||
社會群體 | 1.群體概述2.群體氛圍與群體凝聚力3.群體極化與去個性化 | ||||
社會影響 | 1.從眾與服從2.競爭與合作3.社會助長與社會化4.流行與流言 | ||||
社會交往 | 1.人際關系概述2.人際關系的建立與發展3.人際關系的影響因素 |
2025年安徽專升本可以從哪些方面準備?
了解考試科目:根據合肥師范學院本科招生網發布的信息,2025年安徽專升本的考試科目包括公共課和專業課。公共課通常包括大學語文、英語、高等數學等,而專業課則根據不同專業有所不同。
查看招生專業和范圍:了解不同院校的招生專業及對應的招生范圍,這有助于你確定自己可以報考的專業。例如,合肥師范學院列出了一系列招生專業及其對應的專業課考試科目。
報名流程:關注安徽省教育廳或相關院校發布的報名時間和流程。通常,報名時間會在考試前幾個月公布,你需要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網上報名及繳費等手續。
資格審核:確保你的報名資格符合要求,并按時完成所有報名步驟,包括信息填報、采像、繳費等。
復習資料:搜集相關的復習資料,包括歷年真題、模擬題、課程講義等。可以參考《合肥師范學院2025年普通專升本招生考試大綱及參考書目》來準備專業課。
制定復習計劃:根據考試科目和個人情況,制定詳細的復習計劃,均衡安排時間,確保每個科目都能得到充分的復習。
模擬考試:通過參加模擬考試,熟悉考試流程,檢驗學習效果,及時發現并彌補知識盲點。
心理調適:保持良好的心態,合理安排休息和娛樂,避免過度緊張影響考試表現。
專業對照表:根據官方公布的專業對照表進行選擇,并做好充分的學習準備,尤其是跨專業報考的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