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現代學徒制?
2024-08-12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現代學徒制是部的新型試點模式。是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健全德技并修、工學結合的育人機制。在重大戰略和區域支柱產業等相關推廣的以政府引導、行業參與、支持、企業和雙主體育人的中國特色高技能人才培養模式。簡單說就是和企業共同教學,共同培養人才。
現代學徒制是在20世紀工業化背景下,在傳統的學徒制基礎發展起來的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是傳統學徒制與現代職業的有機結合。
一、實施現代學徒制的重要意義
現代學徒制,把傳統師徒制與現代職業深度結合,是一種新型的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其參與的主體包括及老師、企業及師傅,通過聯合傳授的形式培養學生。實施現代學徒制,使企業、行業參與職業人才培養全過程,有利于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增加人才培養的針對性;有利于教學團隊建設,形成穩定的雙師型師資隊伍;有利于推進+若干職業技能等級,創新職業制度;有利于完善現代企業用工評價制度及考核體系,解決企業招工難的問題。實施現代學徒制,是我國職業改革的一項重大舉措,對完善我國職業制度體系將起到重要作用。
二、我國現代學徒制的發展現狀
(一)模式起萌階段
20世紀50年代,我國開啟半工半讀的職業形式,這是對現代學徒制的有益嘗試。2005年,部確定107所職業試點半工半讀,這種辦學模式為后續的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積累了寶貴經驗。這種半工半讀、工學結合模式,是典型的向現代學徒制過渡的具體做法,是對傳統學徒制的大膽改進,是特定環境下學徒制的表現形式,可以認為是中國現代學徒制的起萌。2010年,部發布《中長期改革和發展規劃綱(2010-2020)》,提出以就業為導向,實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這是職業改革的一個重要文件,一定時期內成為我國職業的指導思想,促進了當時職業的改革,推出了意義重大的校企合作制度。
(二)理念形成階段
現代學徒制,這一概念起初來源于西方。西方發達十分重視現代學徒制,并有完善的配套政策和法律體系,形成了較為成熟的培養模式。德國的雙元制、澳大利亞的新學徒制、英國的三明治,都是現代學徒制在本國的具體。把現代學徒制納入現代職業體系,是職業發展的必然趨勢。2013年,我國東南沿海城市出現嚴重的用工荒問題,時任部副部長魯昕召開職業改革座談會,首次提出現代學徒制,希望政府、企業、行業參與職業,培養符合用工市場需求的技能人才,緩解東南沿海城市用工短缺問題。隨著現代學徒制的提出,其試點工作也逐步展開,江西新余的職業園區就是試點之一。
(三)政策制定階段
2014年,部印發了《關于推進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意見》,從工作原則、指導思想、操作程序等方面,對推進現代學徒制提出了總體。這是深化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創新育人機制及培養模式的指導性文件。2014年2月,國務院總理***主持常務會議, 正式提出進行現代學徒制試點;2014年6月國務院簽發《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的決定》;2015年8月,人社部、財政部聯合發布《關于發展企業新型學徒制試點工作的通知》;2017、2018年部均把發展現代學徒制列入年度工作要點。2018年3月,部辦公廳簽發《關于做好2018年度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通知》,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進一步展開。2019年1月,國務院印發了《職業改革實施方案》,為現代學徒制進一步發展指明了方向。
(四)試點實施階段
2015年8月以來,各地積極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申報工作,經過專家評選,共選出首批試點單位和行業試點牽頭單位165個,涉及到17個地區,8個企業,127所和13家牽頭單位,我國現代學徒制進入實質發展階段。在此基礎上,2017、2018年先后開展了第二批、第三批試點工作,涉及到地方政府、、行業和企業共562家單位參與。而且,為了確保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效率及質量,部于2016年組織專家對首批試點單位的工作方案進行審核備案,其內容涉及到制度、人才培養標準、激勵機制、保障制度等多個方面。試點工作情況的評估、審核、總結與反思,是我國現代學徒制深度發展的關鍵環節,為現代學徒制的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三、推行現代學徒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與發達相比我國的職業起步較晚,發展也較慢,現代學徒制育人機制仍處于研究和試點階段,各種新問題、新情況不斷涌現,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缺乏宏觀層面的制度保障體系及頂層設計
發展現代學徒制,是職業的重大改革,也是職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巨大突破,其實施需要一定的土壤,包括經濟、文化、制度等外部環境,也包括政府經費投入、政策支持以及行業企業參與等支撐要素。近年來,部高度重視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從宏觀層面來看,仍缺乏科學的頂層設計,有關現代學徒制的提法主要以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政策文件出臺,有關配套的法律法規不清晰,比如現代學徒制中學生的身份地位問題。有些關鍵問題,缺乏具體的推進策略和解決措施,尤其是對行業企業參與的激勵、保障、約束機制十分欠缺。
(二)行業企業積極性不高,校企合作深度不夠
現代學徒制是校企合作的進一步延伸,現代學徒制實施中校企合作的深度取決于校企合作的方式和基礎。一方面,受師資水平、設備及歷史因素影響,職業服務企業、服務的能力有限,大多數無法給合作企業帶來滿意的合作利益,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校企合作的質量及企業的積極性,最終影響著現代學徒制的實施。另一方面,合作企業的規模、實力也影響著現代學徒制的實施成效。追求利潤最大化,是企業的第一大目標;企業只有在確保自身利益的情況下,才會考慮其價值最大化。現代學徒制的實施,勢必增加企業的投入,導致企業運營成本的增加,而這部分成本投入需較長才能收獲成效,其人才培養成效對企業又具有不確定性,如存在培養的人才快速流失問題,這兩方面因素共同導致企業利潤無法保證,影響企業參與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的積極性。
(三)各方主體對現代學徒制的認知不夠
現代學徒制作為未來職業人才培養的重要模式,也出臺了相應的政策,但是其畢竟提出較晚,普及宣傳也未必充分,導致公眾尤其是利益主體對現代學徒制認識有限,難以對其人才培養方案充滿信心,也就缺乏參與的主動性。首先,作為參與主體的政府,未能從職業創新和區域經濟發展的角度來認識發展現代學徒制的重要性。第二,學生主體及家長認為半工半讀形式是脫離實質,是一種放羊行為,難以接受進入企業進行學徒的培養模式,甚至有抵觸學徒制班級行為。第三,方面一定程度上也缺乏創新動力及擔當意識,認為現代學徒制會給自己的工作帶來不少麻煩,甚至風險,這也阻礙了現代學徒制的推行。第四,企業參與的積極性非常有限,缺乏對現代學徒制的長遠認識。
(四)缺乏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
現代學徒制是我國職業的一種新形式,是對校企合作的深化,是頂崗實習、訂單培養的遞進,是傳統學徒制的自我變革。現代學徒制的推行,對傳統的職業教學體制、評價機制提出了新的。學生學徒們在企業崗位上的綜合如何計算、質量標準如何制定、質量考核如何開展;作為指導身份的教師及企業師傅如何考核、業績如何認定、能力如何、職位職稱如何晉級等系列必備的與評價制度缺乏,有些單位、出臺了部分考核辦法,但總體仍顯粗糙,缺乏性、科學性,這很大程度上制約了現代學徒制的發展。
四、推行現代學徒制的相關對策及建議
現代學徒制,作為中加入了學徒的新形式,具有明顯的現代性特征,涉及到的主體包括政府、、企業、學生。要切實有效推行現代學徒制,必須尋找各參與主體的共同利益點,才能確保其可持續發展。
(一)政府:完善制度體系,建立政府主導的機制
實現校企雙贏是現代學徒制有效運轉的基本保障,我國必須從制度層面、政策層面、法律層面明確政府、、企業的權利職責及分工合作關系,加快出臺系列有利于現代學徒制推行的政策、法律法規。同時,從經費投入、政策支持等角度保障合作企業的利益、權利,千方百計吸引企業參與現代學徒制全過程人才培養。比如,可以給合作企業財政補貼、稅收減免,以彌補企業的經營成本。為學生學徒們提供就業、工傷風險、勞動權利等方面保障,完善學生學徒們的職業能力、評價考核制度。建立能充分體現各參與主體利益的體制及運行機制,細化操作流程,加大宣傳力度,強化政府主導作用,從宏觀角度確定現代學徒制有效推行。
(二)企業:積極參與,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
在現代學徒制實施過程中,往往存在企業獲取利潤與人才培養目標相沖突的情況,這需要校企雙方共同努力,尋找利益共同點,實現校企雙方各自目標。經過仔細調研,發現校企雙方同樣存在共同的目標,企業除了利潤最大化目標以外,仍追求企業價值的最大化。而企業價值最大化的基本內涵就是要實現企業可持續健康發展,這一過程中人才培養、人才儲備是任一企業的根本。很明顯,要調動企業積極性的關鍵在于如何通過現代學徒制培養企業真正需要的儲備人才。這可以通過校企雙方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共同設立獎勵機制、簽訂培養協議等方式實現。同時,政府、要深入合作企業,發現合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了解企業的訴求,尋找解決辦法。政府可以通過各種激勵機制、補償機制來調動企業積極性;應該提高對企業的服務質量。除了學徒在師傅的指導下為企業完成的常規性工作外,更重要的是教師和企業工程師合作,完成企業的建設性工作,這對實現校企共同目標、現代學徒制可持續發展都有重要意義。
(三):創新,加強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
雙主體培養,雙元是現代學徒制的重要特點,應充分調研、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創新,制定出符合學生與學徒兩種身份、校內與企業崗位交替進行的制度,科學合理評價學生學徒的質量。進一步完善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方案,充分考慮對學生操作能力、能力、溝通能力、職業素養等多方面綜合培養。加強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提高師資服務企業的能力。傳統的教師培養過程中,更多考慮師資的水平和科研能力,這不利于現代學徒制的推行。現代學徒制體系下,更注重教師的操作能力,并與時俱進,不斷更新新、新技能,這是指導學生、培養學生的客觀,也是服務合作企業的客觀需要。應制定相應獎勵辦法、職稱聘任辦法鼓勵教師到企業,提高能力,真正實現師資隊伍雙師型。
(四)學生:解放思想,努力提高職業素養
學生,作為現代學徒制的核心主體,要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改變長期以來擔心企業崗位會影響教學質量的思想,消除顧慮,理性看待現代學徒制、接受現代學徒制、積極參與現代學徒制。要從自身職業發展的角度考慮,客觀看待近期經濟利益和遠期持續發展的關系。同時要切實提高自身的職業素養,包括職業忠誠度、職業價值觀、工作態度、工作責任心等,使自己成為生產、生活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又是所需要的高素養人才,這是現代學徒制對學生的重要。
現代學徒制作為職業改革和發展的重要形式,已取得初步成效,得到政府、、企業、等方面的認可。但是,現代學徒制是個復雜的工程,隨著的發展,理念的不斷更新,必將面臨新問題、新挑戰,我們必須解放思想、不斷創新,進一步探索符合時代背景的思路及做法,提高教學質量及人才培養水平。
作者:廖禮平 江西經濟干部副教授文章來源:《職教論壇》2019年第6期
什么是現代學徒制?的內容就介紹到這里,了解更多有關自考、成考等學歷提升相關知識,同學們可以把本站(eol.cn)加入瀏覽器收藏夾。有任何學歷提升相關疑問,也可以點此在線咨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