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二戰成功的人多嗎 到底要不要二戰
2023-11-02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隨著研究生考試報名的人數越來越多,成功上岸的難度也越來越大,相對來說,考研二戰的成功率的確比一戰的成功率更高,但是應屆生和往屆生考研本來就各有優勢,影響考研的因素也有很多,什么都不能一概而論。
二戰考研成功的人多不多
在每年的考研報考人數中二戰考研的學生是很龐大的一個群體,占據考研報名總人數的30%,經過一些數據不完全統計,二戰考研成功率可以達到70%,但是第一次考研卻僅僅只有20%的成功率。其實這是有原因的。
二戰最大的優勢在于經驗,畢竟孰能生巧。二戰的同學在第一年已經有了足夠多的知識積累,而且更加明白自己的薄弱環節,復習起來更有針對性。對于考研流程也比較熟悉能少走彎路節省時間,這些優勢對成功率的提高也很有優勢。
再者就是若是第二年如果還發揮得不理想,大部分人能調劑就會選擇調劑了,二戰考生更加珍惜讀研的機會,畢竟時間成本還是很高的。一戰若是沒有考研成功,既可以選擇再來一年,也可以選擇考公務員、出國留學、或者以應屆生的身份出去找工作,選擇性比二戰考生更多,所以這一點也是二戰考生上岸讀研的概率比一戰生要更高的原因。
到底要不要二戰
在確定自己要不要二戰前,我們首先必須要知道我們第一次考研究竟為什么失敗。導致第一次失利的原因有很多:客觀因素有考前復習資料不準確、備考時間不充足、目標院校的招生政策更改、目標專業的競爭力太大等,明確了我們的失敗原因后,我們才能有的放矢,預測二戰的自己能否克服這些困難。
考研是一個非常枯燥,重復度極高,需要極強的耐力才能堅持下來的過程,這就會讓許多同學無法集中全部精力放在復習上,在二戰時,這種主觀上的因素也比較難調整,所以并不建議這類同學選擇二戰;如果自己因為其他原因不想再拜托父母給予經濟支持時,也可以選擇在考研結束后迅速找一份適合的工作,通過半年到一年的積累,在經濟上做到能支撐自己待業一年,然后再選擇二戰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