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刑法的重點知識點有哪些?
2024-05-06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近年來,隨著社會競爭的激烈,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學歷問題。自學考試成為其中一種備受追捧的選擇。那么自考刑法的重點知識點有哪些?下面本小編為大家解答一下關于自考相關信息,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點擊進入:自考有疑問、不知道如何選擇主考院校及專業、不清楚自考當地政策,點擊立即了解>>
自考刑法的重點知識點
一、刑法學的基本概念
1.刑法學的定義:刑法學是研究罪與刑的學科,是以罪名為對象的法律規范體系,研究犯罪之法則的學科。
2.刑法學的主要任務:刑法學的主要任務是規定犯罪構成要件和處罰力度,規范罪與刑的關系。
3.刑法學的研究對象:刑法學研究的對象包括罪名、刑罰和刑法規則。
二、刑法的基本原則
1.法律法定原則:刑法必須立法規定,合法程序后方可實施。
2.罪刑法定原則:先有罪定罰,罪刑法定的制度是刑法學的核心原則,是一切權力的法定化和限制的最基本法律原則。
3.獨立自由原則:刑法與其他法律分立,相對獨立。
4.法律平等原則:刑法適用的方式,不論人的社會地位和身份,法律對于任何人都是平等的。
5.合理性原則:刑法規則應該合理,符合公平正義的價值取向。
6.人道主義原則:刑事法律上對被告人和被害人應市人道主義為宗旨。
7.適用性原則:刑法規定適用于刑事犯罪,適用于人類社會公認的刑事犯罪行為。
8.利益平衡原則:刑法規定的處分行為,應該在對犯罪分子的處罰和對社會的保護兩者之間找到一種平衡。
三、犯罪的構成要件
1.犯罪的客體:犯罪客體是國家指定為保護對象的利益,犯罪客體通常是生命、財產、自由等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和國家利益等。
2.犯罪的目的:犯罪行為的目的是犯罪主體為了實現其違反刑法規定的犯罪意圖。
3.犯罪的主體:犯罪的主體是指違反刑法規定,實施了犯罪行為的人。
4.犯罪的客體:犯罪的客觀表現形式,是指犯罪之事實要件,包括行為、結果和因果關系等。
四、刑事責任的認定
1.刑事責任:刑事責任是指因違反刑法規定而受法律制裁的責任。
2.刑事責任能力:刑事責任能力是指行為人具有的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的能力。
3.刑事責任能力的限制:未成年人、精神病人、精神缺陷人,在某些情況下,其刑事責任能力被法定限制。
五、犯罪種類
1.故意犯罪:故意犯罪是指犯罪主體在進行犯罪行為時,明知而故意地侵害法益。
2.過失犯罪:過失犯罪是指犯罪主體在進行犯罪行為時,由于疏忽、疏失而導致犯罪結果發生。
3.主觀方面構成的犯罪:主觀方面構成的犯罪是指對犯罪主體的行為目的、意圖或者精神狀態等進行訴訟。
4.客觀方面構成的犯罪:客觀方面構成的犯罪是指對犯罪行為的客觀表現形式、結果或因果關系等進行訴訟。
六、共犯與從犯
1.共同犯罪:共同犯罪是指兩人以上共同實施犯罪行為,構成一種刑事犯罪。
2.從犯:從犯是指協助、支援犯罪主體實施犯罪行為,使犯罪實施成功或使犯罪主體免受追捕等導致犯罪。
3.未遂犯與中止犯:未遂犯是指犯罪行為沒有達到犯罪結果,中止犯是指犯罪執行到一半被中止的犯罪。
七、正當防衛和緊急避險
1.正當防衛:正當防衛是指對不法侵害采取必要的防衛行為,以保護國家的合法利益。
2.緊急避險:緊急避險是指為了使自己及他人免遭不法侵害或災害,而采取的緊急行為。
八、刑法規定的處罰
1.自由刑:自由刑是指對犯罪主體行使自由權的限制措施,包括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等。
2.財產刑:財產刑是指對犯罪主體財產權利的制裁措施,包括罰金、沒收財產等。
3.其他刑罰:其他刑罰包括剝奪政治權利、剝奪公民榮譽等。
以上是關于成人自考的相關內容,考生可以此作為參考,具體以官方公告為準!考生如果想獲取更多關于自考的相關資訊,如成人自考報名時間、考試時間、報考條件、備考知識、相關新聞等,敬請關注中國教育在線自考考試頻道。
熱門推薦:
自考有疑問、不知道如何選擇主考院校及專業、不清楚自考當地政策,點擊立即了解>>
推薦閱讀: